毛霉菌拉出长长的丝线。
在夏天吃这一口,沈月觉得格外过瘾,因为这毛豆腐的口味独特,
就是豆腐发霉了,那味道,必然不可能是中规中矩。
我愿称之为,
东方的奶酪。
可以给夏季沉闷的味蕾来上一针强心剂。
毛豆腐上的霉,白色的,是益生菌。
如果长了黑霉,那就千万不能吃,吃了可能就芭比Q了。
看着剩下的毛豆腐,沈月当然是不会浪费掉的,这可是发酵了整整三天的好东西。
换种方法,储存起来。
先起锅,烧菜籽油。烧熟了以后,在锅里凉着,不管它。
把没有下锅煎的毛豆腐,放在盆里,在里面放些白酒。白酒可以杀菌、增香,促进二次发酵。
把小盆盆颠起来,把它翻拌均匀,让每一块毛豆腐,都沾上白酒。放在一旁。
现在调一下佐料。
五勺辣椒面,在干燥的锅里炒过再捣碎的,很香。
再放入一些青绿色的花椒面,同样,也是炒过再打碎了的。放多少就按自己的口味来。
沈月喜欢吃点麻一点,感觉更爽,所以就放了很多的花椒。
再放一些盐。大概是1斤的毛豆腐,配50克的盐。
拌均匀。
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放一些其他的香料粉,比如八角粉、五香粉等等,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只要喜欢,就是对的。
沈月觉得,这样简单一些,味道更好更纯粹,因为不会抢走了豆腐发酵的味道,所以就只放了前面那几样。
接下来,小盆盆颠起来,让每一块豆腐,都均匀地裹上辣椒和花椒粉。
沈月去后院搬来一只小坛子。她早晨的时候刷好了,然后放在太阳下面暴晒着杀菌。
就现在这个太阳,什么有害菌都通通杀得屁滚尿流。
把穿上辣椒外衣的毛豆腐,用大大的新鲜菜叶包起来,放在咸菜坛里面。
然后,把凉透了的熟菜籽油,用小勺子,浇在豆腐上,漫过豆腐。
把菜叶把顶层包好,盖上坛子配套的陶瓷碗,倒扣在坛口。在碗沿周围,撒上一些清水,就密封好了。
然后毛豆腐就开始了它的二次发酵。
在此期间,要时不时地观察一下,碗沿的水是否蒸发没了。在快没的时候,要添上新的水,保证密封的效果。
等待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跟油煎的毛豆腐,又是两种风味。
保存得当的话,放一年都不会坏。
经过乳化后的毛豆腐,太好吃了,下稀饭,巴适得很。
白米粥的灵魂伴侣,又多了一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