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沉吟片刻:“其实我也想着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不过眼下我还没想好该怎么跟乡亲们合作。”
“但是这事,我肯定要办的。”
孙伟闷掉一盅酒:“好,那我的素材内容就更有正能量了。”
“回头我带摄制组过来,好好拍一下。”
“然后再和我们家领导做个汇报,争取帮你们村做个像样的宣传!”
杨婉指着李璐说道:“姐夫,你们家领导就在这儿呢,还用回去汇报吗?”
闻言,众人哈哈大笑。
饭局结束,宾主尽欢。
没喝酒的杨婉开车带着李璐夫妇,和一袋子极品黄瓜心满意足的回城去了。
虽然搞定了宣传的事,但王晓东却没几分开心。
北街饭店现在的生意就很好,九十九一盘的极品白灼黄瓜都需要限量供给,才能勉强满足需求。
如果再加上大力度的宣传,饭店的客流量又会迎来一波爆发。
他都不知道短时间再去哪儿搞黄瓜。
手里有灵液,但是没有地也是白搭。
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还好嫂子家地里些极品黄瓜没收,暂时也能供的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晓东决定尽快启动“全村共同致富”的计划。
把乡亲们的地都圈起来,都撒上灵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随后两天,王晓东都在筹划这个事,也在等待着孙伟带着他的节目组记者下乡来采访。
只要上了电视,引起轰动效应,他再跟村里人提出合作的计划,也有底气。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
王晓东等到了孙伟的联系电话,却不是来采访的。
电话里,孙伟的声音有些尴尬:“晓东啊,真不好意思,姐夫要食言了。”
原来孙伟都准备好采访组,却遭到了来自曹家的阻力。
在枫川县混,没有一个人能忽视曹家这种庞然大物的影响。
孙伟仗着老婆是电视台台长,可以不给曹家面子,但也没必要因为王晓东,和曹家闹翻。
而且他托关系,在枫川晚报上给王晓东种植的极品黄瓜写了篇采访稿。
这也算是对王晓东热情招待他们夫妇的一个补偿。
王晓东理解孙伟,人家本来就没什么义务帮他,能做到这一步算是够意思了。
拿着县里寄来的报纸,王晓东很头疼。
要不是孙伟和他说了,他都很难注意到报纸最后一版,插在广告中间,豆腐块大小的一个专栏。
就凭这点报导,也能让乡亲们跟他干?
换做王晓东自己,他都没信心。
但他还是把种出极品黄瓜上报纸的事,散布到了村里,想要看看村民们的反应。
果然不出所料,村民的反应并不怎么强烈。
还有人笑话王晓东是花钱打了广告。
大多数人不相信,但还真有人当了真。
钱塘跟着牛记者去砸王晓东的场子,闹了个灰头土脸。
这两天就琢磨着王晓东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才能把县里电视台的台长请来。
听说报纸的事,他才恍然大悟。
“吗的,这王傻子家祖坟冒青烟了吗?这好事也能让他摊上!”
听到钱塘的话,钱展鹏突然一拍脑袋:“对呀!”
钱塘吓了一跳:“你一惊一乍的干啥呢?”
钱展鹏凑到钱塘身边:“爹,我正琢磨着王傻子的黄瓜是怎么种出来的呢。”
“您刚才说他祖坟冒青烟,我一下子就想到了。”
“您说,他家的地,是不是跟我们家的不一样?难道那是一块风水宝地?”
钱塘摸着范青的胡茬:“还真有可能。”
钱家老二钱腾飞眼珠一转:“爹,我突然想起个事。”
“自从老村长死了,您当上了村长之后,咱们村就再也没有重新分配过耕地吧?”
钱塘一拍大腿就站了起来:“换地,对对对,这可是我的权利。”
“王二傻子再能耐,也只有听令的份儿。”
钱家爷仨密谋了一下午,才筹划好了重新规划耕地的细节。
王晓东还不知道小人多作怪,又在背后开始算计他。
一下午时间,他把嫂子家地里的黄瓜全部收完,搬上了大板车。
“嫂子,我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