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船上的人经过了一天的劳累,大多睡去。石缘今晚不知为何,心里忐忑不安,无心睡眠,对未来的路有些迷茫,一人来到了甲板上,见到四下无人,便一个纵身跳上了船舱顶部,拿出酒壶一人独饮。
自从上次在清源县喝过浊酒后,就喜欢上了。唐代当时所酿造的酒,一般都会采用糯米、黍、黄米等酿制,按比例混合装入大瓮中密封,经过温度和罐中的温度形成的差异,等上一段时间(几天或几个月不等),时间差不多了,撒上石灰粉,结束发酵过程。一般这样酿出的酒最大的特点就是“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浊酒”。
唐朝的酒主要有米酒、果酒和配制酒三类。
米酒,又称谷物发酵酒,是将谷物蒸熟后拌与发酵粉置于缸中,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后便能成酒。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清酒酿造时间长、酒精浓度高、甜度低,透明度较清,但酿造的工艺复杂;浊酒则相反,酿造时间短、浓度低、甜度高,也比较浑浊,酿造工艺简单。唐代米酒的生产主要以浊酒为主。唐代人称米酒为“白酒”,常以酿酒的原料为酒名,因用白米酿造米酒,故称“白酒”。
果酒中,唐人酿制的主要是葡萄酒。在唐代以前,人们很少酿制葡萄酒,饮用的都是从西域进贡过来的。
配制酒方面,唐代的配制酒主要是以米酒为基酒,再配以香料或药材,经过浸泡、蒸煮的方式而成。流行的配制酒有节令酒、香料酒、松醪酒等。香料酒主要由官桂酒(以官桂为原料,浸泡于米酒中)和各种花卉配置的香酒;松醪酒是用松脂、松花、松叶等为主料,泡于米酒之中。
此外,唐朝的酒还有水酒、烧酒、粮食酒、奶酒等种类,颜色上主要有白酒、红酒、黄酒、绿酒等。产地上有新丰酒、长安酒、长沙酒、临川酒、金陵酒、成都酒等多种。唐人酿酒时喜欢添加具有药用价值的花草,命名时也以这些花草为名,如李花酒、菊花酒、松花酒、藤花酒、梨花酒、石榴花酒、百花酒等。
总的来说,唐朝的酒文化丰富多彩,酒的种类繁多,酒器也各具特色。
据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长庆(唐穆宗李恒的年号)以前有14种,另据有关文献记载,唐代名酒还有玉薤、麴米春、老春、松醪春、梨花春、竹叶酒、桂花醑、宜春酒,玄化醇、桑落酒、五云浆、郁金香、乳酒、凝露浆、五般酒、菖蒲酒、釃酥酒、菊花酒、屠苏酒、石榴酒、酴靡酒、武陵崔家酒、新丰酒、鲁酒、黄醅酒和灰酒等。
在唐朝,诗人们经常一喝酒就几百杯、几斗,他们喝的酒是我们所说的米酒,因为用白米酿造的酒,也被称作“白酒”。李白《将进酒》中“会须一饮三百杯”,饮的是米酒。
今晚,海面上,一艘商船孤独地航行着,船上的灯火摇曳,显得异常脆弱。没有月亮,四周很黑,万里的星空像一床的厚厚的被子盖在身上,吹着海风,心情好了许多,不禁想起来李白的一首诗《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石缘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从前,不知道老爸老妈发现我不见了会怎么样?一定很着急,担心害怕。
现在的船开的不是很快,浪涛轻拍着船舷,摇晃着像个摇篮一样,让人昏昏欲睡。
突然,一群海匪的船只从暗处窜出,他们手持刀枪,眼神凶狠,恶狼般盯着这艘孤独的商船。
守夜的船员在黑暗中敏捷地冲到船边,四周观察一番后小声对着同伴说“海上有人!”
“是海匪劫船来了,我去叫醒大伙!你盯着!”守夜的船员黑暗中一闪,消失无影。
船上的船员们瞬间惊醒,他们紧张地拿起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刀剑出鞘,大战一触即发。
海匪们迅速靠近,开始疯狂地攻击商船。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船身被划出一道道伤痕。海匪们还试图登上商船,与船员们展开近身搏斗。
船员们毫不畏惧,他们紧密配合,用刀剑和弓箭奋力反击。海面上,两艘船只紧紧纠缠在一起,战斗异常激烈。船员的勇气和智慧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不仅成功击退了海匪的一次次进攻,还巧妙地利用船上的器械给海匪造成了不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