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心里不喜欢,贾赦最不耐烦文邹邹的,听赵枫说话挺有意思的,倒是一个劲儿的和他喝酒,贾琏和贾琮只在迎亲的那天见过这位大姐夫,之前是没有见过的,不过贾琏他们还记着曾经这位大姐夫得罪了大哥的事,一开始也板着小脸。
但是小孩子的脾气好哄,赵枫又是刻意讨好这些小舅子,没一会儿的功夫,贾琏和贾琮就乌云转晴了,贾珠和赵枫此时早就化干戈为玉帛,但是贾珠在赵枫面前还是比较严肃,毕竟娘家这边可要有个严肃不好惹的大舅子给元春撑腰,随时给赵枫敲警钟。
贾珠怀揣着这个目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就越发严肃起来,贾政不知道贾珠的心思,见了贾珠板着脸,倒是心里暗暗点头,想着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就是和自己一条心。
而内宅这头,王夫人这般情况,贾母这个做祖母的就全权代替了母亲的角色,拉着元春的手问道:“他对你可好?”
元春红着脸点了点头:“他对我极好,老祖宗放心。”
贾母见元春的样子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心里也替她高兴,又说道:“如今你们新婚燕尔还不比顾虑,日后你可要多加留神。”
元春明白的点头,想着赵枫在新婚之夜的局促不安,甚至脸比自己还红,憋了半天没说出话,最后说出的话还结巴了,不由心里面甜滋滋的,可是贾母的话让她这份好心情消失了不少。
再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丈夫,可却只能是空想,如果真像大嫂子那么霸道,到时候世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他,不过,元春难受了一阵,心里也安慰了自己,最起码丈夫对自己是有感情的,她不仅仅是一个叫做嫡妻的摆设,这样,她就知足了。
晚上在贾家吃了晚饭,而后两个新人就回去了赵府,等到元春这边一切都安定下来了,转眼就十一月就过去了半旬,越发接近年尾,户部也开始清点一整年的总账目,贾珠的差事就又忙碌了起来。
贾珠心里叹气,还是没空出功夫来管宝玉的事,看来,怎么的也得转过年了。
户部清查账目的确繁冗,但是好在贾珠这福建司,主事做事认真,员外郎也很有能力,贾珠倒轻松了不少,进了十二月,这边账目已经核算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递交给了侍郎大人,而此时家里的事也开始忙了。
走年礼的要开始准备礼单,庄上也陆陆续续开始给府里送东西,尤其是贾家在金陵那边的故交,因为路程远,这礼更是要提前送出去才能赶在年关之前送到,贾珠一边忙部里的事,又一边帮着忙家里的事,结果就在这天晚上,贾珠正和贾母说话呢,却忽然昏倒了。
“快,快去请张太医!”贾母急得说话的声音比平日高了几倍,不多时,贾府上上下下就都知道大爷昏倒了。
贾政这个做父亲的也赶来了,贾琏、贾琮自然也过来了,等到张友士到了,贾母忙让大家先避到外面,让张太医能静下心来给贾珠诊治,不多时张太医从屋里出来到堂屋,贾母等人忙围了上去。
“张太医,珠儿究竟是什么病?”贾母见张太医脸色没有笑模样,心里大急,忙问道。
张太医摇摇头,没回答,却反而问道:“敢问老夫人,贾公子年少时是不是曾经呕过血?”
贾母一愣,想到八岁的事,忙点头道:“确有此事,当时宫里也来了太医诊治,说是悲伤过度血不归经没有大碍,怎么,难道?”
张太医一叹气:“哎,这口血可并非是血不归经,而是一口心头血,这些年贾公子平日强身健体倒还看不出来利害,最近许是太过劳累,这口血当年埋下的祸根可就出现端倪,不妙啊不妙。”
贾母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脚下一个踉跄,好在她身旁站着四个丫头,都赶上前扶住老太太。
“老夫人切莫太过忧心,大公子这病并没有性命之忧,只是……”张太医说到这儿,眉头皱在一起,犹豫得看了看左右。
贾母会意:“政儿你留下,其他人都先回避出去。”
毕竟贾政是贾珠的父亲,谁都回避,他确实不应该回避的,一时间,连主子带丫头都退出了堂屋,屋里就只剩下贾母、贾政和张太医三人。
“张太医请说,珠儿这病究竟是怎么个章程?”贾政问道。
第九十九回太医断症消弭后患王家进京两小定亲
张太医这才徐徐说出了贾珠之病最有碍的地方:“这精血不足,一则有损寿元,二则难延子嗣。”
贾母听了这话,眼前一黑,险些栽倒,贾政在一旁扶住母亲,手臂也禁不住的颤抖,贾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