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这孩子今年也准备下场一试,如果真能得中,虽然只是最低一级的县试,但以他现在小小的年纪,也称得上神童了。
而贾蓉虽然在贾珠他们面前很恭敬,有时候也开玩笑,还没退孩子的心性,但是贾珠却也见过他在自家人面前板着脸颇有几分傲气的模样,虽然小孩子一个傲气的模样气势不足还有点儿令人发笑,但也足矣看出这孩子的性格了。
而今看他和身边一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不住说笑,眼角眉梢间很有几分亲近的意思,倒有几分稀罕,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也是贾家的正派玄孙名唤贾蔷,和贾蓉年纪相当,这孩子读书不如贾蓉,但是小小的年纪,给比他年纪大得多的人出些主意却是见解不凡,贾敬喜欢这孩子,想着将来给贾蓉也多一条臂膀,便接到宁国府来教养。
刚打听完,贾蓉那边看到贾珠兄弟几个来了,便带着贾蔷来给他们见礼,贾珠年纪最长,贾蔷在他面前还有些拘束,但是面对贾琏和贾琮,不多时几个孩子就说说笑笑多了几分亲近。
贾珠见状,便到贾珍那边帮着忙活去了,让孩子们也再轻松些,忙完了合族的欢庆,荣国府这边也有自己的庆典,等过了年到了初三,元春也和赵枫一道回贾府过节。
贾母心里高兴,正巧后花园的梅花开了,贾母便决定在后花园的暖阁中摆开宴席,合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赏梅。
元春如今瞧着比作姑娘的时候面色还好,眉眼间幸福的感觉四溢,让在场的大家都很欢喜,迎春和探春两个都被奶娘抱到了暖阁,两个人穿着一模一样的小衣服,和画中的童女似的,很喜庆又很招人喜欢,在胡夫人身边养的也都大大方方,此时人这般多,也不见怯场来。
贾琏和贾琮原本和宝玉一起在贾母这一桌坐着,但是耐不住他们两个的要求,最终还是跑到了贾珠这一桌来,赵枫这个大姐夫对这两个小舅子那是有求必应,贾琏缠着他问都护府那边是什么样子,路上遇见的商队真的什么稀罕东西都有吗;而贾琮则是翻来覆去的就问在赵枫朝廷的军队是怎么把东胡人给打得屁滚尿流。
赵枫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听,虽然他肚子里没什么墨水,但是也正是如此,讲起这些来才更让人爱听。
这般喜庆的心情在初五史家来走动的时候被打破了,史家大爷和大奶奶病故,只留下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女孩儿,如今天冷怕孩子在路上有闪失,等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这个孤女就会被她两位叔父从老家带回京城来。
史家三个儿子,贾母当年独独喜欢这个他老子都不待见的老大,这么多年没见了,贾母对他也还挂念着,没想到如今人就已经故去了,贾母闻听也是一阵伤感,想到夫妻两个留下的孤女,贾母也不住的叹气。
“可怜的孩子打小就没了爹娘,好在还有你们叔叔婶婶在,不然可如何是好。”
史侯夫人也掉了两滴眼泪,说道:“说的正是呢,哎,就连我们进文,听说他大伯父大伯母双双故去,都病倒了,昨儿最是凶险,好在今天回转了回来,不然,不然我这年可怎么过!”
贾母一惊,她还不知道史进文病了,忙追问下去,最后还介绍了医术高明的张友士张太医,史侯夫人记下了,还说回去之后就请这位太医过府。
贾母最后还赞叹一句:“进文这孩子重情分,是个好孩子。”
史进文真病了吗?这是事实,而且也确实是病得很重,这点史侯夫人没说假话,但是要说史进文是为亲人难过而病倒,这是睁眼说瞎话,他的病是和史家老大有关,但却是因为,大伯父的去世,史进文面临的就是守孝。
原本因为山东的事他被降了职,史进文心里就老大不是滋味,有时候在街上遇见昔日的同僚,他总觉得别人的眼光在笑话他,等后来好不容易托动了关系,打算春天的时候再谋个好一点儿的缺,谁想到这个时候传来了噩耗。
这下子要守孝,什么官都做不成了,史进文一时气火攻心,一病不起了,病糊涂了还说胡话,偶尔有那么几句能让人听明白的,依稀还是在山东做济南府府尹时候风光的往事。
史家合家都暂时卸去了官职守孝,眼看着门庭冷落了下来,似乎总是风水轮流转,当初王家落魄史家封侯风光,而如今却大不相同,因为转过年来皇上圣寿,御笔亲批顾念老臣,要与老臣同乐,把已经致仕回原籍的老臣全部都邀回京城,要在圣寿节当天在紫禁城中设宴。
而这次,王老太爷就在此列,而王老太爷这次回京,没带自己的两个儿子,而是把女儿薛姨妈、外孙女薛宝钗和嫡亲孙女王熙凤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