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良民去了。
而依然不为所动的,要知道这次船厂负责制造的,除了海运所用的粮船,也包括能够作战的战船。
而这次负责前往福建的秘密招安使,却并不是原来预料中的萧泽,而是织造府,贾珠后来才知道,陈雪莹夫妇二人深入芦花岛的一系列事情。
贾珠此时也为皇上这一招转移视线叫绝,这样做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就算日后被人看出了端倪,却也是木已成舟。
至于那炙手可热的海运总督,户部这边大多数都支持户部侍郎,毕竟漕运衙门之前虽然也隶属于户部,但是却地位超然,漕运衙门的人和户部本部的人不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大家自然不愿意新设的衙门也被漕运衙门的原班人马给占据了。
有些聪明的看到了万侍郎身后有三皇子力挺,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和到皇子们的争斗中惹来皇上不满的,都闭口不谈,户部之中也隐隐有暗潮汹涌。
日子很快就到了初一大朝会,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贾政也和贾珠谈论起了今天定会出炉的这个海运总督,贾政对海运衙门其他的事不甚在意,倒是对这船厂隶属于海运衙门而非由工部统一管辖颇有微词。
“难不成是皇上对工部有所不满吗?”到了最后,贾政也有些忐忑。
贾珠听父亲抱怨,不由笑道:“那船厂还制造战船,不是同样不归兵部管辖,皇上这次看起来是格外重视这个海运,这海运总督的差事看着是个好差事,可要是做不好,这位子也坐不稳,到时候如果出了什么纰漏,贬官降职是小,失了圣心更是了不得。”
贾政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也频频点头,想着的确兵部也没管着战船的事,可见皇上并非是针对工部,同时贾政也觉得让贾珠一说,如今争斗不休的海运总督的位子的确是看着风光,实则是棘手得很。
父子两个说到这里,各自上了轿,贾政在前,贾珠在后,两顶轿子到了紫禁城门外,父子两个这才步行往朝堂方向走,路上遇到几位熟识的大人,彼此也闲谈了一番。
待进了大殿的门,贾珠一瞧,往常这个时辰大殿里只有稀稀落落的一些人,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人来的可都够早的了,而且大殿里明显气氛比往常要紧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