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爷真是有心,这些红参可是难得的上品,既滋补又不过分,最适合老太太用的,当初还听人说当年咱们家姑奶奶的几位姑爷都是顶好的,不知道大姑娘他们这一辈将来的东床如何,这不,大姑爷可带了好头了,将来定然是个顶个的孝顺。”
贾珠一听眼神不由就落到了这锦盒之上,此时给贾母请了安,贾母也笑吟吟的对贾珠说:“这是赵家差人送过来的,听他们家的人说是公中开了个药铺。”
贾珠心里明白,看来诚郡王留下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铺面,也许,还有田产也说不定。
等贾母乏了让胡夫人和贾珠都去休息,贾珠这才和胡夫人说起了贾琮的事。
第一百一十一回男儿心提枪从军行 纷乱至三家闹府衙
“大伯母,今日琮儿和我提起,说想让我帮他疏通疏通,在萧诚的帐下谋个缺,一道赶赴都护府,大伯母可知晓此事?”贾珠把贾琮的想法和胡夫人说完,抬眼看胡夫人的反应。
胡夫人点了点头,这才说道:“琮儿自小就喜欢这个,如今好不容易中了一个武状元,早些时候就和我说起过想要去都护府那边,如今有了萧大人的调任,想必他是迫不及待了。”
听胡夫人说这话,贾珠心里这就不着急了,胡夫人早知道这事,到现在心里应该有了腹案,贾珠这才问道:“那大伯母的意思呢?”这种事关系重大,贾珠不能做主,大伯父虽然是琮儿的亲生父亲,但是如今谁不知道,大房是胡夫人当家说一不二,因此只要胡夫人这边拿定了主意,贾珠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胡夫人叹了口气:“儿大不由娘,我心里自然是希望他能在谋个安安稳稳的缺,哪里想让他去塞外吃沙子,但这孩子的脾气,如果不让他在外面磨练磨练,怕他眼下安稳将来吃亏。”
言下之意,胡夫人是默许了贾琮的心愿。
贾珠闻听此言,心里面不由暗暗点头,果然是知儿莫若母,家里这些弟弟、侄儿们,刨除去宝玉,现在都是有出息的好孩子,但是这些孩子都有一个问题。
他们一个个都是打小锦衣玉食的养在府中,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世家子弟,磕磕绊绊还都没尝到过苦头,性格便天真得很,与其等到以后吃闷亏,不如现在就放一放手,让他们跌爬滚打,明白家外面是什么样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