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其事地说:“你不能搞外遇,挣的钱都得给媳妇花,要不我就会对付你。”
秦审墨笑得干净明朗,贴近她扳过她白皙的俏脸说:“上了大学变得这么厉害,以后当了法官不得更厉害,我一定要做遵纪守法好丈夫。”
他的嘴唇贴近她,一手紧箍着她的腰,一手扣着她的后脑勺,深深吻她。
除了离家近,在城东法院实习并没有比在山北法庭好多少。
去报道当天,带她的审判员就问她会不会骑自行车,在这个年代,被领导问会不会骑车就跟后世问会不会开车一样,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夏若被安排了送达法律文书的工作。
于是夏若骑着她心爱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第一次要送的是法院传票,她先去收音机厂,被告知当事人倒班,又找到一片平房区域,终于见到正在睡觉头发乱糟糟像鸡窝的当事人。
“法院传票,你得去开庭,上面写着时间,别错过了,签个字,再按个手印。”夏若拿出钢笔跟印泥说。
对方瞄了几眼面前漂亮的女人,好像完全不了解情况,像被烫了一样推拒着传票说:“开啥庭啊,你别吓唬我啊。”
夏若说:“上面写着呢,人家告你欠钱,开庭就是为这事儿。”
那人像怕惹事一样往后跳了一步:“欠啥钱啊,我是老百姓啥都不懂,不去开庭。”
夏若说:“你不去开庭法院也会做出判决,传票拿着,签字吧。”
离开后夏若想跟当事人交流时要注意措辞,太随和了吧人家不把你当回事,严厉了吧人家会说你态度有问题。
夏若做了大量的文书送达工作,骑车行驶在路上,看到对面穿着绿衣服骑着绿自行车的邮递员行驶过来,夏若摇铃示意,她觉得跟邮递员是同行。对方是个快活的热爱本职工作的年轻小伙子,看这么漂亮的女人跟他打招呼,简直受宠若惊,马上也摇铃打招呼。
“是不是法院的工作跟你想象得不一样?”这天秦审墨刚好在路上遇到送完文书回家的夏若,调侃道。
夏若正蹬得起劲:“差远了,我想的是当法官念宣判词敲法槌,不是当邮递员,什么时候才能当上法官啊。”
等到年底,终于等到城东法院招考,报名之后夏若才知道法院对学历的要求是高中,学历不设门槛的结果是只招考五人,有七百人报名,而在录取的时候侧重高学历,像她这样科班出身的清大毕业生绝对有学历优势。
考点设在一所技校,考了两门课,一门是时政社会常识,一门是法律专业知识,最终夏若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城东法院录取。
等到来年,学校的大四毕业生大多数已经落实工作,大家各奔东西,夏若也从学校离开,正式到城东法院报道。
终于不再是实习生,她现在是书记员,试工期是六个月,六个月之后就能转正。
她的职业晋升路径会是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然后按照审判员的级别往上升。
除了她跟秦审墨,最高兴的人是吴峥嵘跟夏清,在他们看来就是女承父业,跟老爹一样当法官,这才是亲闺女。
自从去年夏天见到颜老实,夏若越发感觉到有这样有文化、开明又爱她的父母是多幸运的事情,因此跟他们的关系越发亲密。
吴峥嵘最近在忙着给夏若找个师父,他跟夏清说:“我们法院体系也是师徒制,你知道审墨跟我说什么吗,他让我给夏若找个女的师父。”
夏清秒懂秦审墨的意思,说:“那你就给夏若找个女的师父呗。”
吴峥嵘说:“倒是有个合适人选,就是老赵,你也认识,跟我关系也不错,工作能力肯定没得说,就是……”
“就是什么,别吞吞吐吐的。”夏清急切地问。
“就是她现在话特别多,工作的时候还好,平时就是更年期妇女,应该不太好相处。”吴峥嵘说。
夏清觉得不可思议,吴峥嵘从人家更年期妇女。
“你的意思我也是更年期妇女呗,你对更年期妇女到底有什么偏见?”夏清瞪了吴峥嵘一眼说。
吴峥嵘赶紧否认:“不,我没有这个意思。”
赵审判员可不知道白天还跟她谈笑风生的吴院晚上就说她是更年期妇女。
而夏若也知道要找师父,只不过她不知道是法院给她分配还是自己去认,更不知道这三人在暗戳戳搞事情。
很快,夏若就有了一位女师父,赵审判员本来不想带徒弟,一是夏若是她朋友的闺女,二是夏若清大毕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