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分崩离析
杨修跑的很快,曹仁面见曹操之时,杨修就果断出城避暑。
不等他猜测自己行为是否妥善时,城中各处开始纵火。
纵火就是信号,太多的人参与纵火。
有的只是不甘心,有的只是想给其他人示警。
他不敢向关中逃亡,顺颖水而下,他准备去投扬州刺史刘馥。
杨修只是先行半步,在他之后,许都士民四散奔逃。
根本不是曹军可以控制的,就连谯沛士人、汝颖士人也在出逃!
当场殉死的决心很难有,但逃离许都划清界限的决心还是有的。
甚至袁术死后,都保全了尸骸、坟冢的完整。
待清场完毕,曹操抬脚踩着门槛进入,十二三步后来到榻前。
抓着天子,除了衣带诏的参与者外,谁敢打曹操?
曹操的伟大,在于他起家于四战之地的中原,并成功建立霸业。
见没人反对,曹操环视一圈,就问:“我今所虑,只有关中,该如何是好?”
可不这么做,这次诸刘敢引诱黑熊,那下次就敢联合刘备!
不提前下手,就要面对刘备、昌豨的同时,还要与内部诸刘、天子作战;运气稍稍不好,天子脱离掌控,那么如徐晃、张郃之类的降将,必然反戈!
只有提前下手剪灭诸刘,才能避免四面受敌、天子诸刘从内而发的窘迫绝境。
黎阳一战兖州兵大损,程昱耗时一年半收编盗匪、流民整编的三千济阴新军全军覆没。
尚书行台是汉帝国的尚书台对外分派机构,只要尚书行台还在运转,走的自然是许都朝廷的法统。
就连吕布,自天子都许以后,也没有主动进攻过曹操。
众人簇拥曹操入内,他明显感觉到公府内空荡荡的,许多掾属估计也是出逃了。
他上前伸手抓起荀彧僵硬的手臂,下意识本能的捏了捏荀彧的手掌确认真死了后,曹操一腔伤感再也控制不住。
统兵的根基已经断绝,只能沦为一个单纯的谋士。
曹操也感受到了李傕、郭汜当时的绝望、悔恨心态。
要知道,去年从夏天开始,他在陈留大营缩了整整半年时间!
“自贬三级?”
一腔的委屈愤懑与悲伤难以倾诉,只是确认荀彧死透了后,曹操不想再多言语什么。
一切的一切,彻底回不去了。
曹操目光放在始终沉默的贾诩身上,贾诩也知再无退路:“明公,大司马所请不过是尚书行台,如今给他就是。”
军师荀攸、贾诩、程昱立在公府门前迎接,曹操一时走神。
曹操认真考虑:“那我就以行右将军开府。”
这些人如果逃回家乡散布流言,许都朝廷还有什么威仪可言?
再详细分的话,三公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同;再下是卫将军,再下就是四方将军。
宫院内发生的事情,已经无法掩盖真相。
这霸业说是曹操的,还不如说是汉室遗威。
程昱这时候开口:“若无明公,朝野如何能安?以仆之浅见,明公不妨自贬三级,依旧开府治事。”
只要那时候汉天子出现在城头,一纸诏书,就能让曹洪的部曲旁观,所有错役制下的士兵,先天本能的服从于许都朝廷、天子。
现在这种状态的程昱哪里还有统兵、再督兖州的脸面和心情?
兖州各郡县的士兵,士户们,会怎么看待程昱,济阴人又会怎么看程昱?
程昱元气大伤,他已经很难得到乡党舆论的支持和信赖。
怕的就是出游时被黑熊袭击;今年战胜了这方面的顾虑,可黑熊却趁他不在,袭击了许都。
至于原来的卫将军曹鼎,自然也要问罪降级。
曹操双目上翻看着漫天过境铅云,更感忧愁:“我会向朝廷请辞司空。”
眼前多多少少摸到了一些思绪,穷途末路的袁术选择称帝,只是想赌一把。
曹操整理情绪,挽着衣袖擦拭无声流淌的泪水,临走对荀彧说:“文若啊,你还是不肯信我。”
大概去年这个时候,他如果返回公府,军师、军谋十余人,而现在郭嘉、许攸、娄圭都不见了。
没办法,实在是没办法。
到目前为止,他一直想不明白袁术称帝的底气和理由。
掩饰着失落情绪,曹操离开这里,返回司空公府。
真相也不重要了,从对诸刘下手的时候,许都朝廷就已然名存实亡!
哪怕天子存活安康,也只能哄骗一下内部的士户、百姓。
所谓的许都汉军、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