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w¢z-s`x.s¢._c-o/m!
车厢里飘着烤馍的香气,前排几个大爷大妈正用青市方言热烈地交谈。\"通县都下了三场雪了!\"戴毛线帽的大妈裹紧红围巾,\"我外甥女拍的视频,雪厚得能埋住脚脖子!\"旁边的大爷抽着旱烟,烟锅头明灭间,吐出的烟雾与白气交织:\"听说寺那边的经幡都裹上冰棱了,风一吹叮当响,跟铃铛似的。\"
九月攥着书包带的手微微收紧,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她既盼着能亲眼瞧瞧那银装素裹的世界,想象着雪花落在掌心的清凉;又忍不住暗暗祈祷,希望这场雪能等她买上厚实的冬衣再降临。她低头摩挲着口袋里的零钱,盘算着批发市场里的羽绒服,只盼着能寻到件既暖和又便宜的,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火车站批发市场的卷帘门刚升起一半,已经有不少人猫着腰钻了进去。九月被裹挟在人流中跨进大门,一股混合着布料、羽绒和暖气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整座商场像个巨大的羽绒服博物馆,四层楼密密麻麻挂满了各式冬装。一楼是中老年款,藏青、深灰的长款大衣整齐排列,布料厚重得仿佛能挡住千军万马。
二楼是时尚专区,亮片装饰的短款、拼接撞色的连帽款让人眼花缭乱,几个年轻女孩正对着镜子转圈,羽绒服下摆扬起的弧度里藏着青春的活力。
三楼挤满了带着大编织袋的进货商,他们利落地翻检着货物,和老板用方言讨价还价,\"这个价不行!再降十块我拿二十件!\"的叫嚷声此起彼伏;
四楼的童装区飘着卡通图案的羽绒服,几个孩子举着毛绒绒的帽子在过道里追逐,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楼层。
九月攥着口袋里的三百块钱,手心微微出汗。这是她从生活费里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浸着不舍得买零食的克制。她在货架间慢慢挪动,眼睛被各种鲜艳的颜色晃得有些发花。
忽然,一抹热烈的中国红撞进眼帘——那是件过膝长款羽绒服,收腰的设计勾勒出纤细的线条,连帽上缀着一圈柔软的白绒毛,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她轻轻摸了摸面料,触感轻薄却十分密实,拉链顺滑得几乎没有阻力,仿佛在诉说着品质的优越。价格标签上,原价699元的数字被红笔划掉,旁边用粗体字写着\"99元\",这巨大的价差让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板,这件真的这个价?\"九月难以置信地转头问。正在给顾客打包的老板娘头也不抬:\"姑娘放心,促销最后三天!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九月又惊又喜,可看着周围挂着的\"199元299元\"标签,心里又犯起嘀咕。她小心翼翼地取下衣服,像捧着稀世珍宝似的走到收银台:\"您好!请问这件羽绒服的价格是多少呢?打折后99元。\"
收银员一边扫码一边问。九月松了口气:\"我先看看码数......哎呀拿错了,我穿小码。\"
\"听我劝,拿中码。\"收银员抬起头,露出和善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温柔,\"里面要穿毛衣、保暖衣,小码穿着憋屈,冬天活动都不方便。\"
九月抱着衣服在试衣镜前转了两圈。红色衬得她脸色格外红润,仿佛整个人都被阳光照亮。衣摆刚好遮住膝盖,活动起来轻盈又暖和,连帽上的白绒毛拂过脸颊,痒痒的却很舒服。
她又去看了其他款式,试穿了米色的短款、紫色的面包服,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件红色羽绒服仿佛有魔力,不断在脑海里浮现,每一次闭眼,都是它鲜艳的色彩和优雅的轮廓。
当她第三次回到货架前时,发现同款衣服已经少了大半,几个顾客正围着仅剩的几件争论谁先拿到,再不买恐怕就真的没机会了。
\"就这件!\"九月果断地把衣服放在收银台上,语气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老板娘麻利地装袋时突然一拍脑袋:\"坏了,没零钱!\"说着从抽屉里抓出两根棒棒糖,\"丫头拿这个抵一块钱,棒棒糖,可甜了!\"九月看着粉白相间的棒棒糖,忍不住笑了。这意外的\"找零\",倒像是这座城市给她的小惊喜,甜蜜又温暖。
走出商场,阳光照在红色的包装袋上,映得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九月站在公交站牌前等车,想象着下雪后的青市会是什么模样:洁白的雪落在古老的清真寺尖顶上,为飞檐挂上晶莹的冰柱;铺满青石板的小巷变成童话世界,脚印在雪地上蜿蜒成诗;而自己穿着新羽绒服,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欢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