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令征明似拨雾见峰,身上不禁出了一层透汗,睁大眼睛说道:“贤弟的意思吾明白了,侬是讲仕途艰险、功名浮云,劝吾远离官场,做个散淡闲人,对勿啦?!”
“非也!”献臣摆了摆手:“荣辱无常,报效在心。仁兄求取功名并没啥错。像仁兄这样才品兼优的士子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仁兄治学刻苦、律己严苛,做人、做学问都没啥勿到的地方,这便是尽责尽力了。至于中与勿中,那只能‘尽人力而待天命’,没啥对勿起祖宗儿女、师长亲朋的,仁兄大可勿必如此痛心疾首、难以释怀。”
“嗯,”文征明思索着点点头:“贤弟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
献臣道:“仁兄若能想通这一点,那就会进则光宗耀祖,退则海阔天空;为官则造福乡梓,归隐则怡然自适。无论遇到啥境况都能从容应对,这岂勿是最佳境界吗?”
“好好好!”征明端起酒壶为献臣斟酒:“为侬这番高论,吾要敬贤弟一杯!”
两人碰杯后将酒一饮而尽。
征明放下酒杯道:“贤弟呀,这回吾真是想通了!今后就是再考上四、五次,吾也决勿会患得患失,心事重重地啦!哈哈哈哈……”
没想到一语成谶,日后文征明果然又连考四次不中,还是经人推荐才以贡生进京,经吏部考核,授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是后话不提。
当下献臣闻言大喜,拍手笑道:“好啊,仁兄的烦恼去除了,吾的心里面也就踏实了。吾两个已多年没有机会手谈,今晚一定要下个痛快!——来呀,撤去酒席,把棋具摆上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