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吧,朕要将李世民还有李元霸收为义子,封他们为西府秦王和西府赵王!”
杨广本就不是优柔寡断之辈,既然他下定决心,那就不会有任何迟疑,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此事安排妥当。?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μ$?最?¥快@群臣目瞪口呆,始料未及。这件事也太草率了吧!可是杨广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他们又能怎么办?难道再劝说杨广收回成命吗?并且群臣都明白,这场战斗的胜利对大隋确实意义非凡,所以杨广对李世民、李元霸二人这般重视,也情有可原。封赏之事就这样确定下来,杨广令人起草圣旨,送往潼关之地。但是朝会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接下来,杨广还想商量一下,既然解决了关东之敌,那如今散关之外的单进,又该如何应对?虽然说单进尚未攻破散关,但他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一直拖延下去,必须想到解决之法,尽快将反贼剿灭。让大隋恢复往日的安定。杨广捋了捋思绪,他环顾群臣,接着郑重其事的说道:“原本朝廷面对潼关和散关两方反贼的夹击,兵马不济,束手束脚,朕也是为此头疼不已。但现在,关东反贼已经败退,虽然尚未将他们彻底剿灭,但短时间内,他们已经没有了作乱的本事。所以朝廷最主要的对手,就是那单进了。当初这单进为朝廷重臣,朕对他寄予厚望,想不到他却心怀不轨,图谋造反。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说到这里,杨广神色冰冷,彰显出他内心的愤怒。 他确实对单进痛恨不已。当初杨广数次招揽单进,都被单进拒绝,后面更是直接造反了。群臣心中唏嘘,如果单进没有造反,还是大隋战将,就凭那些乱臣贼子,怎么可能是大隋的对手?但他们也就想想而已,毕竟木已成舟,单进走上这条路,就不可能停下。那现在,他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单进,才能打开局面,让朝廷掌握主动呢?又是一阵思索之后,有大臣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既然选择,我大隋将士已经击溃关东反贼,不如趁此机会乘胜追击,彻底将关东反贼剿灭。现如今,就算我们抽调兵马前往散关,面对那反贼,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倒不如先平定叛乱,有了稳定根基,再对付单进不迟。”这名大臣侃侃而谈,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如今的朝廷面对单进,并没有太多胜算。要是冒险行事,一旦发生什么变故,朝廷恐怕又要回到往日的被动局面,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永绝关东后患。虽然关东反贼遭受重创,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再来骚扰大隋,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故。一旦被他们找到可乘之机,局势将会更加不利。在这名大臣说完之后,杨广顿时面露沉吟之色,他知道这名大臣说的有道理,因为他也没有任何把握。先前裴仁基冒险行事,正是因为杨广的命令。在外面杨广不会提及此事,但他自己却是心知肚明。他可不想重蹈覆辙。好不容易看到重整旗鼓的希望,当然要稳妥行事。这时候,杨广忽然看向宇文化及,他想要听听宇文化及的意见,便是说道:“此事,宇文化及你怎么看?”杨广直接的询问,令宇文化及有几分迟疑,但他没有犹豫,很快给出答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方才吴大人计划并无不妥。”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朝廷就是这个计划,那时候单进在岭南起兵,朝廷接连调兵遣将,却是无功而返,更是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杨广便是下定决心,先将关东的反贼剿灭,到时候再去对付单进不迟。只可惜,关中反贼的实力同样不弱,因为朝廷众多大将,都被牵制在南方,所以局势陷入僵持。虽然朝廷一方并未溃败,但他们也无法彻底将反贼剿灭,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如果朝廷没有绝对的优势,杨广当然不可能答应这个提议。但在此刻看来,李元霸大显神威,确实让这个计划,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朝廷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剿灭关东各路反贼,那情况将会截然不同,杨广也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可以全力以赴来应对单进。单进的实力确实很强,但杨广不相信单进当真能够天下无敌,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破绽的,包括单进也一样。这一刻,群臣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杨广短暂沉吟,便是认真点了点头,说道:“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