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在时间的彼岸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后来日本人在城西建的火车站和日本街,正名儿叫满铁附属地。街道都是斜歪着的,也不弄个正南正北,人家那些个小楼建的可真是漂亮;不光有日式二层小房,还有欧式大楼,大广场也干干净净、气派。还有好些个日本饭店。日本人和老城中间就是使馆区,叫个商埠地,都是外国人,金毛儿的也有,黑脸儿的也有。还有西餐店、咖啡厅,那里边啊,金碧辉煌啊,讲究。咱们张大帅啊看着生意都让外国人做了,他也不含糊,挨着东洋鬼子的地方就建了个南市场,挨着西洋鬼子的地方呢,他整了个北市场;南市场高级,北市场热闹,练武、耍猴、拉洋片那是应有尽有啊。城中央啊还有个四平街,买卖多,卖啥的都有,好多都是你们山东来的老板开的店铺。城南是老区,多数是坐地户儿,[2]以前好多领老米的旗人住那儿。[3]赶着大清国没了,旗人也都不说自己是旗人了。城南庙宇也多,一座接一座的。对啊,那儿个药王庙有庙会啊,热闹、人山人海。城北住了好多也是闯关东来的山东人,叫个山东庙啊,山东府的。城北吃的、住的都便宜,离着北市场又近,方便;再往北去还有回回营,水爆肚浇麻酱,配两个芝麻烧饼,吃一口香一个礼拜。一席话说的闯关东的老乡激情澎湃,觉得终于是来对了地方,往后的生活有了奔头。

秦强呢,听着一百年前的老夫子讲自己熟悉的家乡,也是感到格外亲切。又想起以前妈妈有时候带他去公安局找周末加班的爸爸,三个人就会一起去不远的回回营吃爆肚、烧饼、包子。现在回想起来好遥远,很心酸。而那四平街不就是他和晓云最后一次见面的中街吗?回想起来又是一阵心痛。但同时他一转念想,这四平街是个好地方,人流多,消费水准也适中,倒是个适合开饮食店的地方。然后他就想问问许老夫子铺子租金的事儿,但话到嘴边,看着许老夫子又开始摇头晃脑的给山东老乡们讲各家戏园子了,想想这事估计他也不可能知道,也就没问出口来。

一行人说着聊着,转眼间就过了白塔堡(读铺)。之后过了浑河不久,雄伟的德盛门和连绵不绝的城墙就远远地从地平线上慢慢地越长越高。[4]

走进了大南边门的拱门之后,路旁就开始有一望无际的民宅了。也就是算进了沈阳城。路上秦强就想,我这应该算是重逢呢还是初见?说是初见吧,一条条的街道还都是那么熟悉,响晴白日的,车走在大南街上,远远的几里地外的小南教堂的尖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路边那些他那时被高楼掩盖住的庙宇就远远地掩映在绿茵间。可是如果算重逢呢,这里几乎又没有几座房子是一百年后还依然存在的。一行人在城门下分手了,闯关东的乡亲们投亲的投亲,住店的住店了。老夫子带着胡学军进城去安排接收枪支,也一气儿给秦强和宋长生办理身份文件。

秦和宋俩个就把车马安排在路旁般若寺的禅院里,俩人就在路旁的茶摊子坐下等。借着老槐树的树荫,他们在那里消消暑气,看看热闹。

“秦哥,这省城可真是热闹啊。”宋长生看着街上络绎不绝的人流感叹道。

可能是视角不同吧,秦强反倒觉得一百年前的沈阳更有一种乡村般的宁静。房子都比树矮,四周围星星点点地升起一些炊烟。有点像他在现代去过的古镇。和现代比起来,街上的没那么多人,大家也都安静地各安其事。挑担子的伴着推独轮车边走边聊,大姑娘搀扶着老奶奶缓缓地亦步亦趋,看家的大黄狗顽皮地横躺在街边咧着嘴伸出了舌头,青砖红砖的瓦房在黄土的大街上映出了墨绿的倒影。每个人都活得那么简单和自然。没有现代世界鳞次栉比的杂乱建筑物,也没有满街驶不动的汽车和人与人之间说不清缘由的对峙与防备。在这个缓慢的时代,就连巍峨的城墙都长满了绿色的藤蔓和矮树,照在午后的阳光下好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已不复他当年披坚执锐的荣光,只是心满意足地看着他膝下的儿孙们。些许微风从热浪中穿过,老城墙上的小草轻轻摇摆,仿佛老城墙唱起了他那首已经遗忘在了时间里的情歌。带着忧思的古老曲调合着麻雀的叽叽、蝉的呱噪,被远处巷子里小商贩的叫卖声一起托着,一直向上,飞向这被几页云丝点缀的蓝天,融合在了仿佛来自天堂的令人眩晕的嗡嗡的鸽哨声中。恬淡,却也是让人说不出的沉醉。秦强想起一百年后,这里将是一间ktv或者那里会有一家兰州拉面,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违和感。

久别重逢也罢,一叶障目也罢,秦强心里的家乡是美好的。尽管他看不到,挑担的车夫正在对推车的老丈哭诉自己在战场上失去的孩子;尽管他看不到,老婆婆步履蹒跚是因为当年因为不满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