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你太子府内也有不少侍卫,你可以在皇宫内或郊外组织一场模拟战斗,让侍卫们展示骑术、箭术和战术配合,你亲自指挥这场演练,展现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素养。”
“演练结束后,你邀请唐太宗和大臣们观看,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亲眼看到你的能力,增加对他的信任。”
这是陆煊给李承乾制定的初步方法,容错率很高,即使未能成功,但也不会犯错。
李承乾将这些记在心里,随即他不由的问道:
“这件事情,我需要联系一些大臣么?”
其实他还是有一些重臣力量的,因为早年太子府内,他的老师有很多都是朝堂重臣。
在李承乾看来,他完全可以与一些朝中重臣合作,共同向父皇提出训练“百骑”的建议,他可以找到一些与自己关系较好、有影响力的大臣,与他们商量对策,共同说服父皇。
比如,他可以与某位重臣商议,由重臣在朝堂上提出训练“百骑”的必要性,并推荐他负责此事。
嗯,到时候他则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能力,争取其他大臣的支持。
通过联合朝中重臣,李承乾觉得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感觉有些太刻意的,你先尝试用我给你的办法,若是不行,再利用重臣。”
太过刻意的话,会让唐太宗很快意识到,李承乾就是冲着这份军权来的,对于李承乾来说并不是好事。
陆煊行事,就突出一个稳字。
稳中求胜。
一步步来。
不能操之过急。
“暂时还是按照我的想法来,你到时候再制定一份详细的训练目标和计划,向唐太宗和大臣们展示自己对训练“百骑”的认真态度和专业水平。”
“这份训练目标和计划中,明确指出训练的目标是提高“百骑”的战斗力和纪律性,确保皇帝的安全。”
“计划中可以包括训练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具体细节。”
“训练‘百骑’的计划我可以为你制作,其中大概也就是将加强骑术训练,提高士兵们的马术水平;进行箭术训练,确保他们在远距离作战中也能发挥威力;注重战术配合训练,使他们能够在战斗中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案,让唐太宗和大臣们看到李承乾的深思熟虑和专业能力。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
这也是陆煊认为,李承乾能够成功,掌握百骑的关键。
“为了消除唐太宗和大臣们的疑虑,你要提出设立监督机制,确保训练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虽然你可以邀请一些中立的官员或将领参与监督,定期向唐太宗和大臣们汇报训练进展情况。”
“但,我建议,你任用魏王府属官苏勖,作为监督。”
苏勖是魏王府的官员,太子和魏王斗争的这么厉害,让魏王府的官员监督太子掌控的百骑,这很大概率能打消唐太宗的疑虑。
当然,苏勖担任监督,必然会给李承乾带来麻烦,可目前来说李承乾需要的是掌控这股力量,而不是惧怕麻烦,麻烦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可掌握小部分军权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好获得的。
李承乾也顿时明白了陆煊的意思,闻言点头。
大体上,此次李承乾来也就这些事情,向陆煊行了个礼后,李承乾也就离开了。
唐,贞观十一年,深宫。
并非是唐太宗召见太子,而是太子求见。
唐太宗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宫内,唐太宗听完太子的话,思索良久。
李承乾则有些紧张。
他并没有立刻就提百骑的事情,而是先提议王敬直和南平公主的婚事,他自然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
唐太宗此时则是考虑王敬直的家世背景。
王敬直是南城县男,其父亲王珪在朝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官员。
王珪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有什么不良的政治倾向或行为,这桩婚事目前看来他是认可的。
可,李承乾的建议动机是什么?
王敬直的品德、才能等方面适合南平公主?
这桩婚姻对朝廷的稳定或者政治联盟有作用?
想了想,唐太宗忍不住轻笑。
这桩婚事得以促成,李承乾会在短期内获得一些政治上的好处。
李承乾可以通过与王敬直成为姻亲关系,进一步扩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