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在朝中的势力和影响力,拉拢王珪及其家族势力为自己所用。
这对于他在与其他皇子的竞争中,尤其是与魏王李泰的争权中可能会增加一些筹码。
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准备让王珪去当魏王李泰的老师了。
想增加自己的力量?
小子还是太年轻了。
“这件事情,朕准了。”唐太宗颔首道。
见父皇答应了这件事情,李承乾犹豫片刻,将‘百骑’这件事情,不由得提了出来。
李承乾恭敬地立于殿中,微微垂首,思索片刻后抬眸开口:“父皇,儿臣觉得父皇合该设立‘百骑’,以护父皇出行安全;儿臣深感父皇之安危乃国之根本,心下忧虑与敬服交织;忧虑者,父皇身负天下之重,安危不可有丝毫差池。”
百骑?
唐太宗目光闪烁,他倒是周围没有骑兵侍卫。
没想到,太子倒是为他着想了一次。
唐太宗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这孩子倒是有孝心,懂得关心朕的安危。
然而唐太宗面上仍保持着帝王的威严,缓缓说道:
“所言倒是有些道理,合该精心挑选的精锐之士组建百骑,这也能让我出行多了几分安心。”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抹热切之光,上前一步,拱手道:
“父皇,儿臣有一想法;儿臣想参与到对‘百骑’的训练之中,一来可替父皇分忧,让父皇少些操劳;二来也可借此机会学习军事之要,为日后治国理政积累经验;儿臣深知责任重大,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李承乾心中满是期待,同时有些紧张。
能否获得军权,就看今夜了。
唐太宗眉头微微一皱,心中顿时疑虑丛生。
“百骑”是皇帝的近卫,关乎皇帝的身家性命,责任重大。
若交与太子训练,他虽有孝心和上进心,可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万一在训练过程中有何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太子有此进取之心,若直接拒绝,又怕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思来想去,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沉声道:
“此事不妥,‘百骑’乃朕之近卫,不可轻易交与他人训练。”
李承乾闻言,不由得继续道:
“父皇,儿臣绝非有他意;儿臣深知‘百骑’之重要,只是想为父皇尽一份绵薄之力;儿臣定会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父皇的要求训练他们,绝不有丝毫懈怠;儿臣愿以赤诚之心,为父皇守护这份安全。”
唐太宗背手踱步,心中反复权衡。
乾儿虽为太子,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这“百骑”的训练关乎他的安全,不可草率决定。
思索片刻后说道:“乾儿,你有此心,为父甚是欣慰;但‘百骑’之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思量思量。”
当然了,拒绝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若是训练百骑,无异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这是不安定的因素。
可,唐太宗又想到了魏王李泰那边,魏王李泰提出要求,他无不应允,而太子这边提出要求,他却直接拒绝。
这偏袒,似乎有些太过于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