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朝廷之上,朱元璋面色凝重,满朝文武皆神色肃穆。
此时,朱标挺身而出,向朱元璋进言:
“父皇,如今叛军势大,常规之法恐难以迅速平叛。”
“儿臣之前所研制出新型大炮等火器,威力巨大,若用于平叛之战,或可扭转局势。儿臣恳请父皇准许使用这些新型火器,以尽快平息叛乱,还百姓一个安宁。”
朱元璋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标儿,此事重大,需谨慎行事。但如今局势危急,虽然说杀鸡用宰牛刀,有些不妥,但此战要立我大明军威,防止再度发生叛乱之事,你务必确保火器使用得当,不可误伤百姓。”
朱标恭敬领命,心中满是信心。
朱元璋当即决定派遣南雄侯赵席为主将,率步骑舟师一万五千余人,分道进击起义军。
同时,命蓝玉等将领随军出征,务必迅速平息叛乱。
蓝玉等将领接到命令后,立刻整军备战。
他们深知此次平叛任务艰巨,但有太子朱标研制的新型大炮助阵,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在军营中,士兵们忙碌地准备着武器装备,擦拭着刀剑,检查着弓弩。
蓝玉则在指挥台上,神情严肃地看着士兵们的准备工作,心中思考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大军出征之日,旌旗飘扬,铠甲闪耀。
蓝玉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他心中明白,这一战不仅关乎朝廷的威严,更关乎百姓的安宁。
在他身后,一万五千余名士兵整齐地排列着,他们个个士气高昂,充满了战斗的决心。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向着广州地区的起义军挺进。
赵席率领大军行至鹿步,与起义军相遇。
此处山深道险,起义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
双方刚一交锋,起义军便凭借地形优势,箭如雨下,给官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官军奋勇作战,但由于地形不利,死伤惨重。
蓝玉见此情形,心急如焚。
他深知不能这样被动挨打,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
他指挥士兵们组成盾牌阵,试图抵挡起义军的箭雨,但效果并不理想。
起义军的箭矢不断地射来,官军的盾牌阵逐渐被突破,士兵们纷纷受伤倒地。
就在这时,赵席决定派遣一支敢死队,试图突破起义军的防线。
敢死队队员们个个视死如归,奋勇向前。
他们手持利刃,冲向起义军的阵地。
然而,起义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敢死队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初战失利,让官军士气受挫。
蓝玉等将领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蓝玉皱着眉头说:
“如今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官军陷入困境之时,朱标研制的新型大炮终于运抵战场。
蓝玉等将领看到这些大炮,眼中露出了希望的光芒。
蓝玉亲自指挥炮兵部队,将大炮布置在关键位置。
这些新型大炮体型巨大,炮管粗壮,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炮兵们小心翼翼地装填着炮弹,调整着炮口的角度。
他们知道,这些大炮将是他们扭转战局的关键。
随着蓝玉一声令下,大炮齐鸣。
刹那间,地动山摇,炮声震天。
炮弹如流星般飞向起义军的阵地,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起义军的防线瞬间摧毁。
起义军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顿时陷入了恐慌。
他们四处逃窜,阵脚大乱。
官军趁机发起反击,士气大振。
士兵们高呼着口号,冲向起义军的阵地。
他们挥舞着刀剑,与起义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大炮的掩护下,官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除了新型大炮,还有其他新型火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火枪,士兵们手持火枪,精准地射击起义军,让起义军防不胜防。
还有火箭,如同一道道流星划过天空,落在起义军的战船和阵地上,引发熊熊大火。
这些新型火器的出现,让起义军措手不及,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战争的惨烈尽管有新型大炮和其他火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