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制度断不可行。大唐江山乃是天下人之江山,应以贤能治国,而非依靠世袭之权。魏王此举,实乃误国之举。”
李承乾义正言辞地说道。
李承乾的反对引起了朝堂的震动。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见太子如此坚决,也开始重新审视世袭刺史制度。
而李泰得知李承乾的行动后,更是对其恨之入骨。
兄弟二人的矛盾愈发激烈,朝堂之上的局势也变得更加复杂。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因世袭刺史制度而针锋相对,心中忧虑更甚。
他明白,这个决定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也关系着皇室的稳定。
居然,然而让李泰没有想到的是,他想拉拢的长孙无忌,居然也反对这件事情,这让李泰不明所以。
李泰满心疑惑,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连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都站在了反对自己的一方。他在府中来回踱步,面色阴沉。
“这长孙无忌为何反对?本王已许以重利,他究竟有何顾虑?”李泰自言自语道。
李泰决定亲自拜访长孙无忌,试图弄清楚他的真实想法。他带着厚礼来到长孙无忌的府邸,长孙无忌见李泰前来,神色淡然。
李泰恭敬地说道:“舅父大人,小王对您一向敬重。此次世袭刺史之事,关乎大唐未来。小王不明白,舅父为何反对?”
长孙无忌微微一叹,说道:“魏王殿下,你只看到了眼前之利,却未考虑长远之害。世袭刺史制度,必将导致地方势力坐大,朝廷难以掌控。大唐江山来之不易,岂能因一时之念而陷入危机?”
李泰心中不服,说道:“舅父大人过虑了。小王以为,若皇亲国戚与功臣得以世袭刺史之位,必能更加用心地治理地方,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殿下,人心难测。一旦权力世袭,难免会有人滋生野心。且世袭之制,会堵塞贤能之士的晋升之路,长此以往,国家将无可用之才。”
李泰见长孙无忌态度坚决,知道无法说服他,只得悻悻而归。
回到府中,李泰越想越气,他觉得长孙无忌的反对让他的计划受到了重大挫折。但他并不甘心就此放弃,决定另寻他法来推动世袭刺史制度。
而长孙无忌反对李泰的消息很快在朝堂上传开,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也纷纷坚定了反对的立场。李承乾得知后,心中大喜,他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有力的盟友。
“长孙大人果然深明大义,看出了李泰的阴谋。”李承乾对身边的幕僚说道。
此时的朝堂,围绕世袭刺史制度的争论更加激烈。李世民看着各方势力的争斗,心中越发沉重。
他深知这个决定关乎大唐的命运,必须慎重考虑。
不过,让他格外重视的是长孙无忌的态度,没想到长孙无忌也不同意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