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畏葸不前。
一点都没有你们先祖的魄力。
想当年,楚武王雄才大略,迫使周天子承认楚之地位,然诸侯仍视楚为蛮夷。
接着楚庄王,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君主,以其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国,问鼎中原。
使楚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步入鼎盛之期。
再看楚惠王,他励精图治。
在位五十七载,终使楚国实现中兴。
即便三百年后,楚威王之时,大楚依旧疆域辽阔,地广五千里,甲士百万。
反观尔等,竟为一己之私利。
而不肯稍作妥协,何其短视!
屈鹏反驳道:
“田光,你言辞凿凿,冠冕堂皇,试问,我让你将农家十万弟子交出,你可愿意?”
田光淡然一笑:“农家早已归于扶苏麾下,虽弟子众多,十万有余,然非皆能战之士。
但若有需,吾亦会毫不犹豫。
正如商人逐利,不付出焉得回报?
尔等切勿忘记,昌平君无嗣,楚系血脉中,唯公子扶苏堪当大任。
若他无缘秦王之位,尔等将一无所有。
楚国数百年来,苦心孤诣。
将公主嫁入秦国,此举究竟为何?”
屈鹏闻言,不禁追问:“究竟为何?”
田光缓缓言道:“在秦王诸多公子之中,唯有扶苏身怀楚系血脉,其性情仁厚宽广。
若他能登上秦王之位,对尔等楚国而言,无异于国祚未绝,不过是旌旗由楚换秦,而权势依旧紧握尔等之手。
届时,尔等将再度屹立于秦国朝堂之上。
甚至能更上一层楼。”
屈鹏默然不语,景湉蹙眉轻问:
“然而……”
昭略亦陷入沉思,不再言语。
田光目光锐利,追问道:
“尔等究竟在犹豫何事?”
景湉向二人微微颔首,沉声道:“吾等在楚国,除却身负楚系血脉,更手握重兵,方能呼风唤雨,权倾一时。
考烈先王昔日欲对吾等不利。
然念及吾等三家与各氏族合力,拥兵三十万,与先王兵力相当,恐引发内乱。
这才隐忍未发,而今。
若吾等投靠扶苏,兵权势必上缴,吾等岂不惧扶苏日后对吾等下手?”
田光闻言,淡然一笑:
“正因如此,昌平君才遣我前来。
吾有一计,可解尔等心头之忧。
尔等可将族中女子,择其貌美者,许配予扶苏,如此,秦国朝堂之上,亦有尔等血脉延续,又何惧之有?”
三人眼中闪烁着光芒。
屈鹏急切地开口道:“妙哉!
烦请转告昌平君,若长公子愿迎娶吾女,我屈氏一族定当倾尽全力,助他一臂之力。
公子只要善待我们楚系氏族,我们就助他除掉所有反对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