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茶文化展虽在表面上圆满结束,但江家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展览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赢得了许多民众的赞誉,也吸引了更多潜在的盟友。然而,这也让江家更深地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
当夜,嘉宸与茹月在展览馆附近的一间茶室与谢致远会面。他们细致梳理了展览中的异常事件,尤其是那名伪装成记者的间谍带来的威胁。
“敌人已经开始直接对我们下手了。”嘉宸低声说道,“这说明我们的行动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谢致远点头表示同意:“这次展览的成功确实让他们措手不及,但也让他们意识到江家的力量。这封情报暗示,日方可能会在不久后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
茹月翻阅着谢致远带来的密件,其中提到日本商会计划通过地方官员施压,以经济封锁为手段迫使江家联盟瓦解。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文件还暗示,日方正在策划一场针对江家核心成员的暗杀行动。
“敌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商业渗透,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摧毁我们。”茹月放下文件,语气冷静却透着一丝寒意,“这不仅仅是江家的危机,更是整个民族经济的危机。”
谢致远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不仅要保护家族成员的安全,还要反制敌人的阴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江家迅速展开行动。茹月与若雪着手重新调整家族的商路布局,将核心货物转移至更隐秘的渠道,同时联合南京的盟友施压地方官员,以削弱日方的政治影响力。
而嘉宸则带领家族护卫队,加紧对江南主要商贸据点的保护。他亲自巡视各个关键地点,并与当地商人密切沟通,确保江家联盟的安全。
然而,敌人的反扑也如期而至。某个深夜,江家位于苏州的一处茶叶仓库突然遭到袭击。仓库护卫虽然奋力抵抗,但敌人装备精良,甚至携带了小型爆破装置,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消息传回江家时,嘉宸正在茶厂处理文书。他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家族成员开会。会议中,文清通过分析现场留下的痕迹,确认袭击者是日方特工,并推测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破坏仓库,更是为了扰乱江家的整体布局。
“这场袭击只是开始。”嘉宸在会上说道,“敌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测试我们的防线,接下来,他们的行动只会更加猛烈。”
茹月点头表示认同,并提出了两项具体对策:“第一,进一步分散我们的货物和资源,减少集中带来的风险;第二,利用这次袭击的线索,反向追踪敌人的据点,主动出击。”
与此同时,若雪的宣传活动也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她与上海的几家报纸合作,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民族经济的重要文章,隐晦地点明日本商会的阴谋。这些文章迅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些地方官员开始因舆论压力而有所收敛。
然而,若雪的行动也让她成为敌人的目标。某天晚上,她从展览馆返回江家大宅的路上,发现自已被一辆黑色轿车尾随。若雪强装镇定,示意司机绕路行驶,试图甩开追踪者。
“小姐,那辆车还在后面。”司机低声提醒。
若雪微微点头,心中飞快地思索对策。她记得前方有一条小巷,巷子两侧是老城区的石库门建筑,可以作为临时的掩护。她命令司机转入小巷,并迅速让护卫做好反击准备。
就在黑色轿车跟进巷子时,若雪的车队突然加速,护卫从两侧跳下,迅速包围了追踪者。几名可疑人员被当场制服,并从他们的车辆中搜出了手枪和一些日本商会的文件。
“这些人显然是来绑架我的。”若雪冷冷地说道,“看来敌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
她将此事立即通报给茹月,茹月听后神色凝重:“敌人的行动越来越猖狂,这说明我们的反击已经让他们感到恐慌。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更加小心。”
几天后,嘉宸在南京与谢致远会面,他们共同制定了针对敌人的新计划。这项计划包括进一步打击日方在江南的情报网络,同时通过舆论和经济手段削弱日本商会的市场控制力。
“敌人越是猖狂,我们越要用智慧应对。”嘉宸说道,“这不仅是为了江家,也是为了整个民族的未来。”
上海的冬夜,寒风呼啸,街头的霓虹灯映在黄浦江上,闪烁着微微的光芒。江家的茶厂中,蒸汽缓缓升腾,似乎在黑暗中孕育着新的希望。而远处的山河间,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江家上下紧绷的神经,昭示着这场斗争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