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命绝顶(一)
李未晏派江渔回了一趟璟国,她没将孟素商送回去,人不愿意走,她只能留在身侧,安州破了后,煜王一家看似被她控制,实则人她也没动,安稳在府里呆着。
李未晏也是见了煜王后才知道他和司徒清有过交集,有关司徒清的,李未晏没有问,她知道煜王向着陈衿,也是不会和她多说。
元宵月夜的浔州鲜少见到几盏红灯,人都跑了,剩下的皆是老弱病残,都是靠着她分出的军粮吊着性命。
延城下了薄雪,孟素商同她去了一趟军营,今夜她准许将士开宴,大家也松懈了不少,二人也没掌灯漫在青石板上。
孟素商看了她一眼说:“若是这时开设官道,能助浔州的商贾与璟国通商,不过,两边打着仗,这么一来,若是有探子潜入怕是不利。”
李未晏思索片刻道:“闻台商人聚集众多,又有互市,因这场战乱,胡商的货光靠着闻台是不够的,这样下去能将大源朝逼到绝境,但要这一片荒土有何用?”
“所以你的意思是......将官道打开?让商队入璟国?”孟素商转向李未晏,她停了步子,眉头往中间稍带。
李未晏回答:“如今赤临是陈衿做主,她虽然还未登上皇位,但李修入闻台,已经代表了朝臣的立场,即是要争,也不能使这些手段,开。”
孟素商闻言没再往下问,李未晏自是信任陈衿的,如果不开闻台陷入困地苦的也是四方百姓,她捏紧了袖口,半晌是欲言又止。
当孟素商看向街边远处的红灯时,她在那一刻分了神,红灯在一妇人手里,身形圆润只能瞧见妇人的轮廓,挺着大肚在街边点了天灯 。
李未晏看孟素商神情不对,偏头说:“朕让人做些天灯......”
“不。”孟素商打断她,“我不喜天灯,对天祈福,若是能灵验,这世间怎会苦成这般,在燕都时,上元节,元宵除夕漫天皆是,不过赏着玩儿罢了。”
孟素商话落莞尔一笑,李未晏看着她,伸手拨开她面上落的发丝,笑问:“那你喜欢什么?”
“可会做馄饨?”孟素商眼角微弯问。
李未晏想想,说:“没试过,走吧,试一试。”她儿时跟着母亲在破庙,也没条件吃上一碗馄饨,那时候都是宫人送什么吃什么。
御膳房送的最多的就是剩的烂菜叶,能挑点好的不容易。李未晏并没觉得那时候很苦,过身之事,顶多记得,不会再有所触动。
在官道下令一开后,消息很快传到了闻台,李修劝了陈衿好几日回燕都,但都被她敷衍了过去。
李未晏同意让闻台的商人入璟国,这举动也让大源朝的百姓乐此不疲。互市上时常会有人闹事儿,天下如今是四分五裂,大源朝又无君主。
不管是从哪儿讲都给足了叛军钻空子的机会,李修愁的很,屋子内点了几日的安神香,他翻看着从燕都传回来的折子,整个人面色不好。
“阮将军打算如何?现在殿下迟迟不登基,连些山寨的蝼蚁也开始蠢蠢欲动。”李修目光凝在窗外,他没办法逼迫陈衿,这一次来了闻台,看到了陈衿手里的私兵,心已了然。
如今顾玄英又被陈衿收服,硬来肯定是不行的,况且阮临熙又是陈衿这头的人,开了春,檐下的燕子回来了,闹腾了一早上。
阮临熙说:“还有救吗?”王朝的一半都叫璟国占了,安州粮仓虽是空的,但设有渡口出海,已经算是没有退路。
“如果李未晏直入楼闽,那算是无力回天,你我坚持让六殿下称帝,除了她是唯一的皇族,还有她和女帝的关系。”阮临熙近来心思乱得很,阮倾竹的话也是在时时刻刻提醒他。
李修轻叹说:“没救也得救,一朝天子一朝臣,满朝文武的命都在赤临,李未晏此举不过是得民心,来日灭了大源朝在史册上留个好名声。”
“历代君主哪个不如此?”阮临熙说,“不过我看李未晏未必,封弃如降了,李未晏让他镇守八城,大源朝事到如今,不过是我们试图力挽狂澜,如今赤临没粮,闻台是得了六殿下在此,往外走是漠原,撑着地方经济,李丞相,我们为臣子,辅佐君主,要的到底是太平盛世,还是大源朝陈氏的名字?我想了许久......”
阮临熙记着祖父的话,从他手持邑城兵权时,他护的便是大源朝,天子守国门,从前朝后,大源朝到底是在开创盛世,还是陈姓君主拿着权力肆意挥霍,他看得清楚。
当初阮霁霖所站孟澜音一脉,是因为孟澜音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