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第七十四章
会城的战役进行了许久, 最终拿下艰难的胜利。
任永望返程的路上,会城的百姓来送,路几乎是水泄不通。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让将军先行!不要影响将军!”
人群便泄开一个缝隙。
不多不少, 露出了任永望前行的路。
百姓们大声诵念任永望的名字,不断地感谢他。
鲜花抛来,落满了整条道路。
一名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声音却中气十足:“任将军!会城百姓会给你立牌坊的!”
任永望突然勒住了马。
他看着面露感激和崇拜的会城百姓, 沈吟片刻,忽然高声说道:“末将奉漠北将军的指令,前来会城抵抗西夷,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若是诸位乡亲有心,可多为漠北将军诵念几句,保他诸事顺利, 长命百岁。”
“漠北将军?是那个漠北将军吗?”
“当然, 西疆还有哪个漠北将军?”
“是他!他又救了我们一次……”
“漠北将军,诸事顺利,长命百岁!”
“诸事顺利!”
“长命百岁!”
“诸事顺利!”
“长命百岁!”
在这样的声音中,任永望离开了会城。
*
战胜的消息比返程的军将更快速, 标红的加急军件全程换马, 千里奔袭,送到了中军帐之中。
中军帐里一片喜气洋洋。
先前暗自揣摩的众人终于是按耐不住,借着庆功宴的名头, 开始拐弯抹角地询问。
“将军,此次大胜,将军稍作指点便放心交给任永望将军, 我便知将军定然是成竹在胸,我敬将军一杯!”
“将军先前给了任将军锦囊妙计, 下次也不要忘了末将啊,我也敬将军一杯!”
沈妙妍抿了一口酒,全做回礼。
酒壮怂人胆,但酒也能误事。
谢昭以前做漠北将军的时候,在西疆有过规定。他的军中,不许饮用烈酒。边城战时不得饮酒,且无论哪里,淡酒不得超过三碗。
沈妙妍本身是无所谓这点的。
中军帐的位置极靠中心,四周有许多城池拱卫,无需担心被突袭。
军中的酒,味道寡淡,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恐怕喝上十碗,也不会醉。
但谢昭辛苦定好的规矩,又花了大力气推行,对于军纪来说是有好处的,她也没必要推翻。
于是,她将酒倒进杯中,慢慢抿着。
军帐中,有位年纪不大的参军也走上前来,要敬沈妙妍酒。
这位参军与军中常见的面孔并不相像,他面色白皙,身材颀长,一举一动皆是彬彬有礼。
沈妙妍知道他,他是荀容,荀家的荀,是荀家长房的长子。
她当时听说荀家嫡孙在西疆边陲的时候,也惊了一瞬。
谁不知道荀家那位老太爷有多保守顽固。
荀家老太爷摆在那里,荀家的人想要入仕,便不会很难。
倒也不是荀家老太爷会仗着自己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做一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而是,以荀家的家学渊源与家法严苛,荀家不出无能之辈。
荀家老太爷学富五车,堪称泰斗,他的孩子和孙辈,也各个都很有出息。
但与此同时,荀家老太爷极度地轻武。
荀家老太爷出了名的瞧不起武将,当年还没有致仕归家的时候,每个月都能在朝堂之上和武将吵起来。
可是,哪个武将吵得过登峰造极的文学大家?
老爷子往那里一站,舌灿莲花,引经据典,前朝今朝,天文地理,骂得武将们一个个张不开嘴。
因此,老爷子的拐杖一敲大殿的砖,武将们的眼皮就集体一跳。
如今荀容,竟然身在边疆,还做了参军。
大魏的参军不同于前朝,地位其实不算高。
他们只有提出建议的责任,却没有干预决策的权力。
参军能够走到哪一步,主要还是看他辅佐的将军是否对他足够信任。
荀容的身份就更加尴尬了。他爷爷几乎将大魏的武将得罪了一个遍,整个大魏能信任荀容会尊重自己,全力以赴地辅佐自己的武将,恐怕还没出生呢。
想到着,沈妙妍在心中暗笑了一声。
难怪最后荀容来了西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