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雁南飞(新修)
已是阳春三月。
燕王领兵踏平京都, 登基为帝,燕北的寒却还没有散。
闻谨行奉命带着玉明进京,途中遇了罕见的一场春雪, 大雪封了路, 一行人不得不停在驿站。
屋内火炉烧得很旺, 寒气浸透到窗纱上都化成了水。
桌案前坐着一道小小身影,厚实的夹袄依旧掩不住单薄的身形,轻得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去。
铜台上灯火幽微,轻微的烟气就引得小人咳嗽起来, 彩云端着热水进来,瞧着那咳得颤抖的身影,忙跑过去边倒下一盏茶,边轻拍着背顺气。
低头一见宣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彩云眼眶蓦地红了:“女医都说了,不可如此劳心伤神,小姐多休息罢。”
玉明终于缓过气来,握了握彩云的手,仰着头笑了笑,轻轻摇头。
“没事的, 只是写写字而已。”
彩云实在劝不动,只能坐在一旁陪着, 直到暮色落下, 玉明才堪堪放下手中的笔, 擡手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擡头看过去时, 彩云已枕着手臂,趴在桌案的一角睡了过去, 呼吸平稳。
玉明轻轻起了身,将宣纸折起,塞进了一张信封,望了半晌,提笔落下四个字——彩云亲启。
将信封放在桌案上,拿白玉镇纸压住,玉明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件夹袄,轻轻地披在了彩云的肩上,而后开始收拾东西。
包袱摊开在床榻上,玉明望着却突然停下了,擡头环顾了屋子一圈,琉璃花盏,紫檀摆件……
每一样都价值千金,可其实没有一样真正属于她。
从红木小箱子里,拿出父亲生前留下的几卷书,还有母亲常年戴着的玉镯,玉明小心地擦了擦,放在了包袱的最里面包好。
最后看了屋子一眼,玉明拿起那个小小的虎头帽,也放了进去。
踏着浅浅的月色,玉明换上了侍女的衣裳,跟着外面等候已久的侍女,带上帷帽走出了驿站。
有两辆马车停在那里,侍女引着玉明上了其中一辆,一掀起帷裳,玉明就看见了里面坐着的人。
闻茂坐在榻上,瞧见来人后,终于擡起了头,倾身倒下一盏热茶。
玉明顿了片刻,放下包袱,伸手接过热茶,捧在掌心里。
“想好了?”闻茂目光深了深,“这次走了,可就真的回不来了。”
他语气有些怪异,回不来三个字被刻意地加重,像是刽子手最后一刻残酷又不忍的提醒。
玉明低头望着,蒸腾的雾气渐渐朦胧了眼前的一切。
她像是丝毫不觉,又像是什么都知道了,只是沈默了一瞬,闻茂就听到马车里响起平静的一句。
“我知道的。”
闻茂不劝了,或者说,就算玉明此时反悔,他本也不会再答应的。
心情有些好,闻茂不介意在此时,告诉那个可怜的女子一点小小的事情,来把她推向深渊的最底。
“蔺家被满门抄斩了。”
闻茂端起茶盏笑了笑,“蔺七娘,你已经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新帝现已在京中筹备立后事宜,待立了太傅之女为后,就会广纳秀女,稳定动荡的朝局了。”
“而你,一个罪臣之女——”
闻茂顿了顿,擡头看向玉明,饶有兴致地盯着:“别说妄求皇后之位,等待你的,只会是一杯鸩酒,三尺白绫。”
玉明捧着茶盏,静静地坐在那里,像是没有听到般,低着头一言不发。
没有看到歇斯底里的痛斥,更没有等到痛哭流涕的心有不甘,闻茂觉得心里的喜悦都没那么强烈了。
“一枚废棋,一个累赘。”
闻茂从口里冷冷地吐出几个字,极其简单地就为玉明的一生下了定论。
没想着能听到玉明说话了,闻茂直接起了身,掀开帷裳跳下马车。
下马车前一刻,身后突然很轻地响起玉明的回答。
“谢谢你。”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衷心的希冀。
“我终于不会拖累他了。”
马车缓缓行驶起来,向着远处。
闻茂回过头望着马车的影子一点点变小,最终再也看不见。
他觉得不可思议,他不能理解,明明都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为什么这种时候,她还能这样平静地接受一切?
她到底知不知道,这趟马车根本不是送她去往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