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长恨馀
空荡的金殿之上, 唯馀一片肃冷。
元回跪在冰冷的石砖上,从怀里掏出奏折递给了当夷,缓缓闭上了眼, 甚至不敢再看此刻帝王的神情。
陈玄嗣目光移到奏折之上, 他盯着当夷:“打开, 念出来。”
双手有些微微的颤抖,当夷也像意识到了什么,指尖发颤着,轻轻打开了这封奏折。
看清白纸黑字的瞬间, 当夷浑身一颤,奏折啪嗒一声落了地。
白纸翻飞着落了地,错乱的一字一字映入眼帘,衬着湿冷的石砖。
陈玄嗣缓缓走下了玉阶,目光只直直落在这封奏折上,他蹲了下来,捡起奏折完完整整地打开。
从上到下,一字一句。
燕王妃蔺氏玉明,于三月廿一落崖而殁,万丈崖下滔滔江水湍急, 外有峭壁茂林,野兽虫蛇无数。
玄甲军寻半旬又馀, 终于江流下十里远处, 寻得半片残衣, 零星血迹,及二三遗物。
半片残衣。
零星血迹。
二三遗物。
看着这短短的十二个字。
帝王握着奏折的手, 开始颤抖。
很奇怪。
从来没有过。
陈玄嗣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他试着控制了一下,还是在抖, 抖得越来越厉害。
像失控了一样。
元回望着这一幕,压抑的眼泪一滴一滴砸在了青砖。
他终于俯身叩了下去,额头触在地面,浑身颤抖,声音哽咽。
“王妃殿下殁了,请陛下节哀。”
下一刻,奏折啪嗒一声甩了出去,狠狠砸在了金玉的墙上。
陈玄嗣一把扯着元回的衣领,将人提了起来,他紧紧盯着元回,攥着元回衣领的手还在无法控制地抖。
“节什么哀?她不可能死。”
陈玄嗣重覆了一遍,“不可能。”
元回眼眶通红,闭上了眼睛,呼吸都在颤,他极力压抑着悲痛,忽然发现此时此刻竟连一句劝慰的话都说不出。
喉间来回半晌,元回垂下了头,声音轻得仿佛一吹即散。
“陛下,要看遗物吗?”
陈玄嗣松开元回,向后退了一步,扶在桌案上的手一点点攥紧,他阖了阖双目,胸口剧烈起伏,终于缓缓睁开。
遗物总共也就一个小小的檀木箱。
帝王的步伐,第一次有了迟疑。
元回竟从中看出了几分踉跄的意味,从没见过主子这副模样,他眼睛蓦地酸了,别过了头,不忍再看。
陈玄嗣擡手放在锁扣处,往下一掰打开,翻起箱盖。
看清里面的瞬间,一旁立着的当夷眼眶忽地红了,喉咙里像吞了沙子。
很简单,很少,称得上寒酸。
没有任何贵重的物件。
只有三两件换洗的衣裳,些许泡烂了的干粮,碎银几两。
包得最仔细,最小心的,是几本浸透了江水的书卷,和一对劣质的玉镯。
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个小虎头帽。
陈玄嗣见过这几本书,还有这对玉镯,是她父母留给她的东西,珍藏在箱子里小心翼翼保管着的宝贵东西。
哪怕是死,她都不可能抛却的,放在心上珍藏的东西。
而今,出现在了他的手里。
握着书卷的手,再次开始颤抖。
从未有过的,剧烈的颤抖。
“在哪里落的崖?”陈玄嗣问。
元回终于擡起了头。
“和朝县,黄灵崖。”
*
三五日之后,黄灵崖下。
玄甲卫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皇帝。
陈玄嗣什么也没说,只领着玄甲卫重新开始搜寻,来来回回近二十里路,以及邻近的村庄,搜寻了一遍又一遍。
夜色深不见底,崖顶过着风,即便穿着甲胄,寒意都丝丝渗透进去。
陈玄嗣没有披甲,只穿着一件宽大的衣袍,外衫带子没有系好,他站在崖边的巨石处,从其上低头看了一眼。
“从这儿跳下去的?”
元回顿了顿,沈默片刻,轻轻地点了头,声音很轻:“是这里。”
陈玄嗣低头望着,深不见底,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么小小的个人,平日里跟她说话语气差点,她就能被气哭,那么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