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白话西游记:精编 >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杖,衣袖随风飘动,脚蹬芒鞋,行走在石头路上。 三藏见到他,上前合掌问讯,那禅僧赶忙回礼,问道:“师父从哪里来呀?”三藏回答说:“弟子是陈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路过宝地,冒昧前来拜访,想借住一晚,明天就启程赶路。”那禅僧说:“

我们这荒山是十方僧众都可来的常住寺院,大家都可以随意前来。更何况长老您是东土来的神僧,若能供养您,那是我们的荣幸。”三藏连声道谢,随即招呼徒弟三人一起跟着禅僧走。他们穿过回廊,经过香积厨,径直来到方丈室。众人相互见礼完毕,按照宾主之礼分别坐下。

行者三人也恭敬地垂手坐下。 话说这寺里听说来了东土大唐去取经的僧人,寺里不论大小,不管是常住的、挂单的,还是长老、行童,都纷纷前来拜见。喝过茶后,寺里摆上了斋饭。这时长老刚要开斋,正念着偈语,八戒早就迫不及待了,馒头、素食、粉汤一股脑儿地往嘴里塞。

此时方丈里人很多,有见识的人都称赞三藏的威严仪态,喜欢看热闹的则都盯着八戒吃饭。只见沙僧眼尖,看到这情形,偷偷地捏了八戒一把,轻声说:“斯文点!”八戒一下子着急起来,大声叫着:“‘斯文!’‘斯文!’可我肚子饿啊!”

沙僧笑着说:“二哥,你不懂。这世上有多少人表面上斯文,要说肚子里的货,其实和你我差不多哩。”八戒这才肯稍微收敛一些。三藏念完了结斋的话,左右的人便撤下了席面,三藏向寺里众人表示感谢。

寺里的僧人询问他们从东土大唐来此的缘由,三藏便说到了之前提及的古迹,顺势问起布金寺名称的来历。那僧人回答道:“这座寺庙原本是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又叫只园。

因为给孤独长者为了请佛讲经,用金砖铺满了园子,所以后来就改了现在这个名字。从咱们这寺庙往前看,那片地方以前就是舍卫国。当时给孤独长者就住在舍卫国,我们这座荒山原本就是长者的只园,所以才叫做给孤布金寺。

寺庙后面还有只园的旧址。近年来,要是遇到大雨倾盆,还会从地里淋出金银珠子来。运气好的人,常常能捡到。”三藏说道:“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接着又问道:“刚进这座宝山的时候,看到山门两边的走廊里有许多赶着骡马、挑着担子、推着车子的行商,他们为什么在这里歇宿呢?”众僧人说:“我们这座山叫百脚山。早年的时候这里很太平,可近些年来,随着天气变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生出了几个蜈蚣精,常常在路边伤人。

虽然不至于闹出人命,但大家实在是不敢走这条路。山下有一座关隘,叫鸡鸣关。只有等到鸡鸣时分,人们才敢过关。那些商客因为天色晚了,担心不安全,就暂且借我们这荒山住一晚,等鸡鸣之后再启程赶路。”三藏说:“那我们也等鸡鸣之后再走吧。”师徒们正说着,又有人端上斋饭,唐僧师徒几人便吃了起来。

此时,上弦月皎洁明亮,三藏和行者在月光下悠闲地散步。这时,一个道人前来通报:“我们老师爷想见见来自中华的人物。”三藏急忙转身,只见一位老和尚,手持竹杖,走上前来行礼道:“这位就是从中华来的师父吧?”三藏赶忙回礼道:“不敢当。”老僧对三藏称赞不已,接着问道:“老师您高寿啊?”三藏回答说:“虚度了四十五年。敢问老院主您高寿呢?”老僧笑着说:“比老师您痴长一甲子(六十年)啊。”

行者插嘴道:“那今年就是一百零五岁了。你们看看我有多少年纪?”老僧说:“师父您容貌古朴,神色清朗,况且在这月夜之下,我眼神也不好,一下子还真看不出来。”众人交谈了一会儿,又往后廊走去。三藏问道:“刚才说的给孤园旧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老僧说:“后门外就是。”

于是赶忙让人打开后门,只见那里是一块空地,还残留着一些用碎石堆砌的墙脚。三藏双手合十,感慨地叹道: “回想起从前那位乐善好施的须达多(给孤独长者), 曾经拿出金银财宝救济贫苦患病的人。 只园历经千年,美名依旧流传, 可是那位长者如今又在何处,陪伴着觉悟者(佛)呢?”

他们一边欣赏着月色,一边缓缓前行。走到后门外,又在台上坐了一会儿。忽然,他们听到一阵啼哭的声音。三藏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只听到哭声中满是哭诉爹娘不知自己痛苦的话语,他不禁心生感触,心酸落泪。三藏转身问众僧:“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如此悲切地哭泣啊?”老僧听到询问,便先让众僧回去煎茶。

等周围没人了,这才对着唐僧和行者下拜。三藏赶忙将老僧扶起,问道:“老院主,您这是为何行此大礼呀?”老僧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