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弟子我年纪已经一百多岁了,多少也懂得些人情世故。每次在参禅静心的时候,也曾见过一些不同寻常的景象。对于老爷您师徒几人,我也略微知晓一二,与其他人的了解不太一样。至于这悲切之事,恐怕除了这位师父(指行者),其他人很难明辨清楚。”行者说道:“你且说说,到底是什么事?”
老僧说道:“去年今日,我正在体悟本性如同明月般澄明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风声,紧接着就传来悲怨的哭声。我赶忙下了禅榻,到只园的旧址查看,只见那里有一个容貌美丽、举止端庄的女子。我问她:‘你是哪家的女子?为何会来到此地?’那女子回答说:‘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
因为在月下赏花,被一阵风给刮到这里来了。’我便把她锁在一间破旧的空房里,将那房间砌得像个监房一样,门上只留了一个小孔,刚好能递过碗去。当天我就跟众僧说:‘这是个妖邪,被我给捆住了。’但我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不忍心伤害她的性命。于是每天给她送两顿粗茶淡饭,让她能维持生活。那女子也很聪明,明白我的用意,担心被众僧玷污,就假装疯癫,在屎尿里睡觉打滚。
白天的时候胡言乱语,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思念父母而哭泣。我好几次进城去化缘,顺便打听公主的消息,发现并没有公主失踪的相关消息,一切都毫无异常。所以我一直把她牢牢锁住,不敢放出来。如今幸好老师您来到我国,恳请您到了国都之后,施展广大法力,帮忙辨明此事。一来解救这位善良的女子,二来也能彰显您的神通啊。”三藏和行者听完,将此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正说着,只见两个小和尚来请他们去吃茶、安排休息,于是他们便往回走。 八戒和沙僧在方丈里,嘟嘟囔囔地说:“明天还要赶在鸡鸣时走路呢,这时候还不来睡觉!”行者问道:“呆子又在说什么呢?”八戒说:“睡吧。都这么晚了,还看什么景致啊?”就这样,老僧离开了,唐僧也去休息了。
此时的场景真是: 四周一片寂静,月亮渐渐西沉,花儿仿佛也在悄然入梦,温暖的微风轻轻透过墙壁上的窗纱。 铜壶里的水滴答滴答,仿佛在计量着时间,天上的银河明亮清晰,照耀着这世间的一切。
当天夜里,众人入睡没多久,就听到了鸡鸣声。前面那些赶路的行商们纷纷起身,点起灯火开始做饭。唐僧也叫醒了八戒和沙僧,系好马匹,收拾行装。
行者让人把灯点上。寺里的僧人早就起来了,准备好了茶汤和点心,在后面等着招待他们。八戒很高兴,吃了一盘馍馍,然后把行李驮到马上,牵出了马匹。三藏和行者向众人辞谢,老僧又特意对行者叮嘱道:“那悲切之事,您可一定要放在心上啊!”行者笑着回答:“谨记!谨记!
我到了城里,自会通过聆听声音、观察事理,看到容貌就能分辨出情况。” 那群行商吵吵嚷嚷的,和唐僧师徒一起走上了大路。大约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他们过了鸡鸣关。到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终于看到了城郭。这城真是固若金汤,宛如神州大地的天府之国。只见那城: 山势如龙盘虎踞,城池高耸雄伟,凤楼麟阁光彩闪耀。 御沟里的流水如同环绕的丝带,依山傍水的福地上插满了色彩斑斓的锦标。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旌旗飘扬的辇路,春风中箫鼓之声传遍了溪边的小桥。 国王贤明有道,百姓衣冠楚楚,五谷丰登,尽显俊才豪杰的风采。 当天,他们进入东市街,行商们各自前往旅店投宿。
唐僧师徒四人进城后,正走着,看到了一个会同馆驿,便径直走了进去。驿馆里管事的人,立刻跑去报告驿丞:“外面来了四个模样奇特的和尚,还牵着一匹白马进来了。”驿丞一听有马,就知道是官府的差人,赶忙走出大厅迎接。三藏上前施礼说道:“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派遣,前往灵山大雷音寺拜见佛祖求取真经的。我们随身带着通关文牒,要入朝查验。想借大人的衙门休息一下,事情办完就立刻启程。”
驿丞回礼道:“这个衙门本来就是用来接待来往使者和客人的,理应好好招待各位。请进,请进。”三藏很是高兴,招呼徒弟们都来与驿丞相见。
驿丞看到八戒、沙僧和行者长相丑陋,暗自心惊,心里犯嘀咕,不知道他们是人是鬼,吓得战战兢兢,但又没办法,只能吩咐看茶、摆斋饭。三藏看出他的害怕,说道:“大人不必惊慌。我们这三个徒弟,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都很善良。俗话说‘山恶人善’,您何必害怕呢?”
驿丞听了三藏的话,这才定下神来,问道:“国师,唐朝在什么地方呢?”三藏回答说:“在南赡部洲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