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继续说道:
“但只要对外作战,就有可能胜、也有可能败。,k-a·n¢s`h¨u`l¢a!o\.*c¨o\m~而若想一直胜,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边疆养一条狗。”
“毕竟,只要给狗一口吃的,成为狗的主人,那么往后主人说什么,狗都会照做。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武将晋升中的功绩问题。”
“而这条狗选择的就是女真族,将他们养大,一来可以帮助他们牵制漠北的敌人、二来在功绩上也可以更加好看。”
“但狗分善恶。很明显女真人这条狗,是一条恶犬。恶犬是喂不熟的,成长到了一定大小,就会反咬主人。”
“这就是女真族能够在百年之间,从一个小部落,坐大成为一个覆灭大明存在的原因。若将女真族灭了,治标不治本。毕竟在这样的制度下,一定会诞生出第二个部落!”
话落,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武将出身,哪怕如今身居九五至尊之位,可对于文武官员来说,好感上还是偏向于武将。
可没想到在这样的制度下,大明的勋贵武将、士卒,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一时之间,他的心情无比复杂、沉重。
朱棣沉吟片刻之后,沉声问道:
“陈兄弟,武将勋贵如此养寇自重,百年时间啊!朝廷不可能没收到一点风声吧,难道对此没有任何动作,就不出手管管?一代两代后世之君无能,总不可能代代无能吧?”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将一个女真族,从漠北边疆的一个小部落养成一个巨无霸。~3·{8?看×?书&?网% ¤_无?D?错_@+内~:=容?
在这期间,但凡朝廷有所发觉,就可以下令阻止。
陈羽听见朱棣的疑虑,笑了笑,开口道:
“老朱,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百年之后武将勋贵因缺乏晋升通道,所以会沦落到给文官舔鞋底的存在?”
朱棣满脸诧异,不可置信的说道:
“你是说武将勋贵只是文官集团的傀儡,真正想要养寇自重的是文官集团?”
陈羽点了点头,顺着这个话茬说道:
“养寇自重另类的晋升制度,跟科举这种官方正统的比较起来,肯定存在着巨大的不足。”
“其中一条就是朝廷收到风声,严查此事怎么办?那帮勋贵武将不仅失去了这条晋升通道,还很有可能落得一个官职不保、人头落地的下场。”
“因此他们只能拜在朝中不同文官派系之下,寻求庇护。”
“勋贵武将依靠卫所制获利,那文臣依靠什么获利呢?”
“替民请命!”朱棣想了想,随后一字一顿将这四个字说出。
陈羽打了一个响指,
“不错,就是为民请命!武将勋贵屯田获得的那点边角料,朝中的那帮文臣根本看不上。”
“对于朝中文官来说,只要上奏皇帝,希望能够顾及边疆百姓安危,出兵平叛,那么朝廷下发下来的饷银、粮草等各种物资,那可都是现成的!”
朱棣听到这,忍不住捏紧了拳头,怒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只因他想起了文官这个为民请命,做的有多狠!
当时用于赈灾的灾银,那帮家伙竟敢贪污六成。!w/a.n`b-e!n!t!x-t¨.!n,e¢t?
六成啊!
可想而知,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不要说赈灾银了,恐怕饷银都不一定能发到大明士卒手中。
士卒历经数代农耕,虽缺乏训练,但真到了国破山河的时候,他相信绝对会拼死一搏。
但若军中无饷、无粮,那士卒家中吃饭、赡养家庭都费劲。
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
武将勋贵狠、文臣士绅更狠!!!
“这样的制度之下,大明的士卒,哪里还有……战斗力!”
陈羽听着朱棣的感慨,咂了咂嘴,说道:
“其实许多大明军户在亡国之战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已经提前离开了。”
“离开了?”朱棣一愣,有些没有明白陈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明对军队中军户的户籍方面,要求极为严格。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兵源。
难不成,后世文官连这个都可以篡改?
不对,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篡改这条祖制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收益?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