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出了患者所患郁症,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一开始患者情志不舒导致肝郁气滞,进而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犯肺,肺气壅滞。
治法上应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并加之肃肺法。
接着方别便提笔写起了药方。
桃仁9克,杏仁9克。
竹半夏10克,旋覆花(包)10克,佛手10克。
素馨花12克,郁金12克,厚朴12克,当归12克,炒白芍药12克,炒紫苏子12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八月札12克。
枇杷叶15克,积壳15克,橘叶15克,
生麦芽20克,生谷芽20克
栝楼18克,甘草8克,黄连6克。
方中橘叶、素馨花、郁金、八月札、佛手、炒白芍、当归,疏肝解郁。
旋覆花、竹半夏、厚朴、枳壳、生麦芽、谷芽、焦三仙,和胃降逆。
瓜蒌、杏仁、枇杷叶、紫苏子、黄连清,肃肺化痰。
桃仁活血防久郁入络,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这是方别少有使用大方,一般而言,面对简单证型6到8味便能见效,如风寒感冒初起使用桂枝汤就只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几味药。
而慢性病条理则是10到15味药左右。
至于老太太这种复杂证型,需肝、胃、肺三脏同调就会用到十几二十几味药材。
把药方递给患者儿子,方别接着让郑敏给患者做了扎了次银针。
取穴足临泣、太冲、阳陵泉疏泄肝胆经气。足三里和胃降逆。外关调三焦气机。肝俞、膈俞解郁活血。
施针完毕,取下银针,老太太缓了缓之后一下床便惊喜道:
“嘿,还真是神了,扎了几针我就感觉舒服了许多,一直窜的那股气没了,走路腰也能挺直了。”
气窜停止、腰直立行走行,这代表肝气得疏,胃气初降。
“这只是刚开始,后续每天都要按照这几个穴位针刺,并且药也得按时吃,不然病情反复,说不准比之前还要凶猛,那时候疼起来我也没辙了!”
刚才见识到了老太太的嘴硬,也知道她性格多半有些古怪,治病的同时,也得治人。
方别干脆把问题说的更加严重一些。
免得这老太太回去之后就得意忘形,药也不吃了,银针也不扎了,反倒给自己儿女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