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与狄青皆为久经沙场的宿将,李谅祚岂会是这二人的对手?
一番交锋下来,西夏军只能落得个损兵折将的下场,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撤军。?k*s·y/x\s^w′.*c!o*m_见此良机,英国公与狄青二人果断出击,迅速调动西夏周边各路大军展开反攻。宋军一路衔尾穷追,西夏各部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狼狈不堪。经此一役,西夏元气大伤,英国公当机立断,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大力召集民夫修筑城池。在兰州外围,于黄河北岸筑起金城关;在石门口与好水河畔,分别建造平夏城和灵平寨;在环庆路,宋军成功夺取白马川通往灵州的战略要地后,立即兴建兴平城。此外,在诸多险隘关卡、城池营寨之处,类似的修筑工程还有许多。至此,大宋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与庞大的人力优势,得以充分施展,顾鹤提前给顾廷烨送去的物资,也派上了用场。西夏人自然深知,一旦这些扼守要冲的城寨顺利建成,对西夏将构成多么巨大的威胁。然而,他们刚刚经历新败,即便有心再次挑起战端,却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西夏国内,李谅祚望着各监军司发来的军情,面色阴沉如水。朝堂之上见状,群臣也是战战兢兢,皆不敢言语。良久,李谅祚长叹一声:“宋人此次布局周密,我军新败,士气低落,实难与之抗衡。但若坐视不理,待那些城寨建成,西夏危矣,诸卿有何提议。”面对李谅祚的主动询问,朝堂之上依旧是死寂一片。最后逼得他发怒询问,才有人出列奏道:“官家,为今之计,可一面加强边防,以防宋军进一步侵扰;一面遣使入宋,假意求和,拖延时间,待我军恢复元气,再寻机反击。另外,还可派遣使者暗中联络吐蕃、回鹘等部落,许以重利,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大宋!”李谅祚微微颔首,见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便即刻安排使者携带重礼前往汴京,以及出使吐蕃、回鹘的事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夏国内愁云笼罩、死气沉沉,而大宋的汴京城却是一片欢腾热闹之象。自李元昊建立西夏以来,大宋与西夏的战事中,胜少败多,满朝文武与民间百姓心里都憋着一股窝囊气。毕竟西夏并非辽国那般幅员辽阔、实力雄厚的万乘大国,大宋的朝臣百姓,骨子里对它便有一种天然的蔑视。此次英国公与狄青大破西夏军,还顺势修筑诸多城寨,为大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着实令人扬眉吐气。以至于百姓们自发奔走相告,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两人的英勇事迹。酒肆茶楼里,说书人更是将这场战役添油加醋地讲得绘声绘色,引得众人阵阵喝彩。顾鹤跟顾廷煜等人聚在樊楼之上,听着窗外传来的阵阵议论声,也不禁相视一笑。然而,这欢快的气氛并未持续太久,齐衡就抛出了一个难题:“如今西北大捷,韩相公必定会为狄青请功,我们该如何应对?以他如今的声势,恐怕难以阻拦。”顾鹤听闻,露出一抹从容的笑意:“为何要拦?有功自然当赏,否则如何能够服众。我们不仅不拦,反而是要全力去帮狄青争取,让他去做回那个武将之首。”这话说完,顾廷煜等人很快便眼前一亮:“这招好呀,韩相公当初可是最反对狄青成为枢密使的,我看这回他会不会去打自已的脸。”“没错,就让他们自已斗去,我倒要瞧瞧这回是谁栽跟头。”顾鹤笑着说完,便端起了酒杯,朗声道:“喝酒!”众人听闻,皆会心一笑,纷纷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屋内气氛再度热烈起来。数日后,朝堂之上,韩琦果然奏请为狄青请功,言其此次西北大捷,功不可没,当重赏以彰其勇。朝堂上众人皆将目光投向顾鹤等人,这段时间为了狄青,两边没少来争执。可这回,顾鹤等人就是这么出人意料,上场对狄青就是好一阵夸,好似之前的弹劾都跟自已没关系一样。等把所有能用上的词都夸了一遍,才不紧不慢地附和道:“韩相公刚才所言极是,狄将军此次立下赫赫战功,若不重赏,恐寒了边关将士之心,臣以为当让狄将军复任枢密使,以正军心。”此言一出,满朝皆惊,韩琦更是面色一变,他现今重视狄青不假,可要用他来对抗武勋。这并不代表,他就已经抛弃掉了门户之见,愿意让武将担任枢密使。尤其更让他在意的,还是现今这位官家,本就是从小与顾鹤一起长大的。万一要让狄青再入枢密院一次,会不会就让这武将入主枢密院成了惯例,日后再现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