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城下,却见城下黑鸦鸦一支军队,为首的将官手指城头破口大骂:“瘪犊子玩意儿,快开城门!甭扯犊子?,俺们上千人今晚住哪里?明天吃什么?”
城头的大同军兵探头叫道:“你们辽兵有多远滚多远!别想进俺们大同城!”
杨植韩邦奇见城下军兵军容严整,以马军及车队居多,打马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那将官见两人官气逼人,拱手施礼问道:“敢问两位是?”
杨韩两人把身份一亮互相介绍后,那辽阳参将李贤愤愤不平道:“大同居然关了城门不让我们进去,那知县也不出来说个话!”
按大明制度,军队内线行军携带三天口粮,沿途地方县衙门须提供住宿与粮草。00暁税王 首发
韩邦奇熟知大同情况,闻言心中一惊,问道:“李参将,你看城内可有异常么?”
李贤道:“城内有黑烟还有喧嚣,可能失火了。不过你救你的火,我们又不进去生事,现在烟也没了,也没吵闹,为什么还不放我们进去?”
杨、韩两人交流下眼神,杨植道:“李参将,你跟我们来,我们给辽兵找食宿。”
说着杨植便把辽兵带到南郊小镇户部粮草仓库,跟户部员外郎说明情况,韩、杨两人签字,从仓库里调出粮草给辽兵并安排了食宿。
当晚韩邦奇杨植同宿一屋,两人来到月台上,杨植苦笑着说:“韩参议,我看大同又兵变了!”
韩邦奇点点头道:“必定是如此!那蔡巡抚人老心慈,上任伊始未能当机立断诛杀兵变首领以儆效尤,使得兵士气焰嚣张,浑不把兵变杀官当回事!
杨侍讲,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你明日带人继续前往太原,我守土有责,进城一探究竟!”
杨植拍胸脯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平大同兵乱有经验,明日还请韩参议即刻带黄专员南下,你是负责这一块的,协调太原府县还需要参议一言而决!”
刷了一次大同平乱的军功还想来第二次?逮住大同这只羊使劲薅羊毛?你真是想升官想疯了!不要命了?乱兵已经不把官员、朝廷放在眼里了!
“杨侍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同军政不是你的职责,安知乱兵不会加害于你?还是我去吧!”
杨植仰望星空,淡淡说道:“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晚辈自幼读圣贤书,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三鼎甲!看杨植勤于事功对艰难困苦甘之如饴的作风不似作伪,韩邦奇遂诚恳劝道:“杨侍讲,大明王朝少年入翰林院者,日后必入阁,必为首辅!你前程远大,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你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这几个字,未来只能轮到你来说!请杨侍讲留着有为之身,莫误己误国!”
杨植握住韩邦奇的手道:“大明不缺有想法的人,缺的是做实事的人!
若在三北推广水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晚辈只是一个设想,其中痛点难点堵点为最难,还需韩参议统筹规划!
慷慨赴死易,泽被万世难!我为其易,君为其难!
一旦太原等地水稻种植成功,就可以推之河套等地!凭借此功,那时晚辈亲自举荐韩参议入翰林院!”
韩邦奇总觉得杨植的最后一句话有哪里不对,一时没想太多,点头应承下来。丸??鰰戦 已发布蕞鑫章結
次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同南门城头守军看到辽兵急匆匆向西往黄河渡口而去,不禁松了口气。
就在此时,城下有人喊门道:“尔等快开城门!翰林院侍讲要入大同城!”
门兵探头往下看,只见一名少年官员神采奕奕带着几名随从立于城门前,不是老熟人前任大同巡抚杨植还能是谁?
“青天,是杨青天!杨青天回来了!”
城内乱军依然在三五游荡,不少人还记得三个月前那个在元旦假期中访贫问苦的杨植,对着杨植欢呼。
“城里长官没有受害吧?”
“青天爷爷,只有知县被杀了!总兵今天在都司府开会。”
蔡天佑巡抚一大早派出亲兵随从,四处安抚乱军,告诉他们辽兵只是路过,不会杀个回马枪;官府不会滥杀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派出人员后,蔡巡抚来到都司府,召集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武官前来会议。都司府外聚集着一群群的乱兵,他们也在等待都司府里的将官议出结果。
桂勇、朱振等人神色沮丧,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