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步,祈祷着风暴不要来得太早。
第三章 白手套
2008 年,东港市政大楼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奠基仪式正盛大举行。人群熙熙攘攘,各界名流齐聚一堂,脸上挂着或真诚或虚伪的笑容,都在为这座城市即将拔地而起的新地标而欢呼。宋琦身着定制的高档西装,胸前别着代表人大代表身份的徽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仿若一位备受尊崇的绅士。他步伐稳健地走上台,作为人大代表发表讲话,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台下众人纷纷鼓掌,可又有几人知晓,这掌声背后隐藏的秘密。
!台下,新任市委书记杨乃文面带微笑,带头鼓掌,目光却仿若有自己的意志,扫过宋琦特意定制的翡翠扳指,那扳指通体碧绿,水头十足,仿若藏着一汪深邃的湖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杨乃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欲,仿若被这抹翠绿勾了魂。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市委大楼上,给这座威严的建筑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宋琦怀揣着珍贵的“礼物”,悄然走进杨乃文办公室。办公室内灯光柔和,墙上挂着的字画仿若在诉说着主人的高雅品味,可这背后,却是难以言说的交易。“杨书记,这是您上次说的那幅唐伯虎真迹。”宋琦轻轻展开画卷,细腻的笔触、灵动的人物仿若要跃然而出,瞬间让整个房间都仿若沉浸在古代的墨香诗意之中。“还有,开发区那几个工程...”他微微抬头,目光与杨乃文交汇,那一瞬间,空气中弥漫着心照不宣的气息。
杨乃文盯着画轴上的落款,手指轻轻摩挲,仿若在与古人对话,实则是在估量这份礼物的分量。良久,他微微皱眉:“宋总果然有心。不过最近省里扫黑风声紧...”话语间带着一丝犹豫,仿若在利益与风险间摇摆不定。
宋琦仿若早有准备,他递上一张银行卡,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您放心,所有手续都合规,保证查不出问题。”那语气仿若掌控着世间一切规则,能轻易摆平所有阻碍。
此后十年,东港仿若一座巨大的建筑工地,处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宋氏集团的版图如一头贪婪的巨兽,扩张至房地产、采矿、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东港市区的宝华路和鲲鹏街在一片繁华中崛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霓虹灯光闪烁,见证着他们的辉煌。然而,在这繁华背后,是无数被拆迁户的眼泪,是矿工们暗无天日的劳作,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这些名字背后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仿若一首无声的悲歌,在城市的角落里悄然奏响。
在宋氏集团总部,宋琦坐在宽敞奢华的办公室里,身后的书架摆满了精装书籍,可他鲜少翻阅,那些不过是装点门面的摆设。他望着窗外繁华的市区,心中满是得意,对进来汇报工作的宋鹏说道:“老二,看看这东港,如今大半都已是咱们的天下,只要抱紧杨乃文这棵大树,未来还有什么能阻挡咱们。”宋鹏咧嘴笑道:“那可不,大哥英明,那些个工程赚得盆满钵满,底下兄弟们也都跟着享福咯。”兄弟俩相视大笑,笑声在房间里回荡,仿若要冲破这墙壁,向世界宣告他们的成功,却不知,黑暗的深渊已悄然在脚下张开大口,等待着吞噬他们的贪婪。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群被拆迁户正聚集在简陋的居所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眼中含泪,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工地:“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这么被他们毁了,天理何在啊。”旁边的年轻人紧握着拳头:“他们仗着有钱有势,就这么欺负我们老百姓,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可他们的呼喊,仿若被这繁华的城市噪音掩盖,无人倾听,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期盼着那遥不可及的正义之光。
第四章 暗流涌动
2019 年春天,省公安厅会议室里,气氛仿若暴风雨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窒息。投影仪的光如一道利剑,穿透黑暗,将宋氏集团错综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像投射在大屏幕上,仿若一张巨大的蛛网,密密麻麻的线条蔓延至各个角落,每一个节点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专案组组长李建国,一位眼神坚毅、历经无数大案的老警察,站在屏幕前,手指有力地指着屏幕,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这个宋琦,表面是企业家,实际控制着东港地下王国。”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每一位神情凝重的同事,继续说道:“三十多年,390 多起犯罪,两起命案,保护伞涉及多名厅级干部。”每一个数字都仿若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炸开,激起愤怒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