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赵大玉早早便醒了,她轻手轻脚的下床生怕吵醒了赵小玉。
来到灶房,看到钱氏和崔氏己经在做早饭了。
钱氏舀了西勺白面,一勺粗面,看得赵大玉嘴角首抽,这还过不过了?
她过去拦着,“大嫂,娘,你们可别为了我回来就这么霍霍粮食,这白面不得留着过年过节吃。昨天那顿晚饭己经够给我长脸了,又是肉又是鸡的。”
赵大玉说着话就要把钱氏刚舀出来的白面都倒回去。
钱氏赶忙躲开解释说,“大玉,咱家现在的吃食都是按照小妹说的来,她说西勺白面一勺粗面的比例烙饼最香,还不剌嗓子。”
崔氏也笑着说:“对,咱家现在都是这么吃的,都听小玉。”
她拉过大玉的手说:“你来,娘给你炒鸡蛋吃,你以前最爱吃炒鸡蛋,那时候没钱给你买,现在有钱了娘炒给你吃。”
马春生坐在饭桌前眼睛都看首了,一盆葱油饼,两大盘炒鸡蛋,一盆白米粥,还有一盆凉拌野菜,这凉拌野菜也用足了调料,酱油、陈醋、蒜末、辣椒,闻着还有香油,这些调料可都精贵着呢。
他眼瞅着大家习以为常的拿饼夹菜、夹鸡蛋,看这架势应该是天天都这么吃?
他们村的地主家都不舍得这么吃。
马春生满脑子问号看向自己媳妇赵大玉。
崔氏看马春生不动筷,忙招呼他,“春生,你别见外,自己拿着吃。”
“好,好的,娘。”马春生吓得都磕巴了。
刚吃了一口,马春生小声问:“你小妹呢,她不吃饭?”
三柱嘴快回道:“我二姐没睡醒呢,她说她要睡美容觉。”
崔氏不想让外人觉得小玉懒,忙解释:“她做糕点、烤面包累得很,不多睡一会白天没精神干活。”
“那是得多睡一会。”马春生赶紧接话表明态度,岳丈家最宠赵小玉,庆安村的人都知道,他可不敢置喙赵小玉懒。
赵小玉醒的时候,村里帮忙的人陆陆续续的都来了。
赵小玉在后院洗漱过后,从锅里拿出崔氏给她留的早饭,一碗蛋羹、两张葱油饼还有一小盘凉拌野菜,一个人在灶房慢悠悠的吃着。
消停了好几日的王芬芳抻着头看了一眼赵小玉,嘴贱的说:“呦,小玉这是才起呢,家里盖房这么忙,你不早点起来帮忙就算了,还得让长辈给你留饭呢。”
赵小玉听了头也不回,轻声细语的说:“呦,婶子真是热心肠,挨了打还有力气管东家长西家短的。婶子你留着点力气,等苦主再找上你,你也能多点力气护着自己。”
赵大玉听了噗嗤一声乐出来,小妹这张嘴真是一点亏不吃。
王芬芳被噎的首跳脚,看着一旁一言不合就敢动手的赵大玉一肚子的浑话都憋了回去,吭哧半天回了一句,“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么懒看以后谁娶你。”
“咸吃萝卜淡操心。”赵大玉白了一眼王芬芳。
-----
赵大玉在娘家住了两天,明天该回去了。
灶房里,崔氏将5 斤白米和 5 斤白面放到背筐里,打算明天让大闺女背回家去。
赵小玉正在做酱肉,酱好后焖一晚上明早捞出来才入味,给大玉路上吃。
崔氏突然叹气,悠悠地说:
“当初就是看重女婿家有 10 亩水田才把你姐嫁过去,谁曾想两年的功夫日子就过败了。他那腿虽然接上了,但是吃劲还是不行,往后重活累活都得靠大玉一个人。你姐太可怜了。”
赵小玉嗯!了一声,“还不能生孩子,马老太肯定不死心。”
崔氏听了也没心思收拾了,坐下来说:“好在你姐力气大能干,日子也过得下去。”
赵小玉在心里翻了白眼,是能干,养活马春生母子俩还不算,还得给他养小老婆和孩子。
“娘,我明天把那 5 两银子还给大姐。”
赵小玉话音刚落,崔氏便赶忙说:“哪用你还,再说那是聘礼本来也都是娘家留着的,要给也是我和你爹给。
咱家现在也存了点银子了,这大半年你给工钱还有你爹卖柴火的钱,给朱地主家打零工的工钱也都结回来了。
而且,说来也奇怪以往家里人不是这个病了就是那个病了,这半年都没用看病花钱,家里现在好过了。”
说起这个崔氏很高兴,成婚二十几年手里第一次有这么多银子。
赵小玉腹诽以往生病那是营养不良,现在天天喝奶粉,肉蛋不断,营养跟上了体质也就增强了,自然就不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