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润心里苦笑,人心不足蛇吞象,赵小玉一个小姑娘都懂的道理,顾家祖上却夜郎自大,盲目自信,只一味敛财。
到了父亲这代再收敛锋芒己经为时己晚。
赵小玉暗自盘算,原书围绕男主搞事业展开故事,对于男主攀附不上的顾家没有多写,她也不知道顾家后面受到多大的惩处。
按照赵小玉谨慎的性格,这事她不会掺合,但是看到赵二柱希冀的神情,她决定还是应下,而且富贵险中求,靠她一点一滴积累,猴年马月才能和权贵搭上。
尤其这次二柱出事,赵小玉深刻领悟到在这个世界老百姓如同蝼蚁任由这些权贵拿捏。
即便靠秦霄科举登顶,也绝非一蹴而就,其中变数更大。
赵小玉心里着急,将利弊权衡再三后说:“我只能想到一个办法,看你们肯不肯。顾欣柔嫁过来,是低嫁,我二哥是高娶,我们赵家自然会善待她。
但是不可否认,我赵家也会承担风险,遭歹人惦记。当然,我相信顾家世代积累必然留有人脉,能保住这些财物,但是总有那贪财不要命的想来争夺,风险仍旧是存在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赵家也要得到些好处才不枉我们担下这风险,我可以代为打理这些产业,超过过往 10 年的平均盈利部分归赵家所有。你看如何?”
赵小玉近来和醉仙楼接触多了,对盈利有预估,因此有信心以她的金手指一定能盈利更多,这样自己和顾家的利益捆绑就更深了,也能通过顾家搭上那些人脉。
顾清润听后内心早己掀起滔天巨浪,他不得不对赵小玉刮目相看,她将事情看得透彻,想的明白,更是适时提出自己的要求。
她一个乡野村姑,怎会有如此见地与决断?
顾清润盯着赵小玉,想要透过皮囊看清她的内心。
赵小玉笑得温和,“顾少爷你考虑的如何?”
顾清润回过神来,“此事事关重大,我需回去与我父亲商议再定。”
赵小玉点头,她更关心二哥的婚事,二哥明显是动了真情了,于是赶紧问:“那我二哥和顾姑娘的婚事是不是也得张罗起来了,我这就找媒婆算好日子去府上提亲如何,银钱问题总不会影响她俩的婚事对不?”
“这是自然,按规矩来就好。”顾清润应下,刚刚的交谈他对二柱有担当的性子还是认可的,至于不识字还穷,他家早就知道,现在也没必要拿出来挑事了。
赵二柱见他与顾欣柔的婚事是婚事说定,心中的高悬的大石落地,也踏实了。
------
顾清润回去和顾侯爷商议。
顾侯爷对赵小玉也颇为好奇,“一个未出过县的小姑娘,如何能想到这些?”
顾清润补充,“她做的那些吃食,现在卖的都很好,爆炒腰片在上京的饭庄都很受欢迎,林县令寿宴上的烤猪排和烤乳鸽也是她做的。”
顾侯爷下意识拿起茶桌上的猪肉脯吃着,
顾清润见状忙说:“这猪肉脯也是他做的。”
顾侯爷愣了一瞬,“秦霄和她定亲了?她就是那个之前倒贴王枫林,退婚后又和秦霄好上的赵姑娘?”
“就是她,秦霄主动去追求的赵小玉,两人现在关系也没确定,赵小玉还没松口定亲,说是要等秦霄秋闱中举之后再定亲。”
顾侯爷听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看来秦霄若是不中举和赵小玉的这门婚事就两说了。
他不禁感叹,“难得,是个头脑清楚的姑娘,和你妹妹那个没脑子的不同,希望欣柔嫁过去能和她好好学学。”
顾清润又将赵家当初如何无脑宠赵小玉,赵小玉醒悟后开始做卤煮、糕点带着全家一起努力钱赚,还有钱氏偷了赵小玉的秘方给婆家,赵家不但原谅了钱氏还帮着钱氏摆脱亲生父母辖制的事情,一一讲述出来。
顾侯爷听后对赵家人的了解更加具象,打心底认可赵小玉,欣赏赵家人乐观豁达的性子,越发觉得把女儿嫁过去的确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你妹妹就该和这样的姑娘都接触,近朱者赤。”
顾清润想到林诗韵,“小妹说是她自己找林诗韵才碰到了中毒的赵二柱,我看未必。”
“嗯,林诗韵心机深,不过现在不是动林家的时候。先约赵家人在醉仙楼见一面,先把婚事办了,上京那面应该也快要有消息了。”
-----
林家,寿宴结束后林诗韵看着床上干涸的白色污渍,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潘美瑛这是将赵二柱又扔回她的房里,
潘美瑛竟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