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殿的门口。
蔡宝心头一跳,太后这是派人来监视皇上?
蔡宝:皇上和太后娘娘的关系不好,我就当没看见,她们最好也没瞧见我。
蔡宝装作若无其事地从几人身边走过,却听见为首的廖嬷嬷轻声唤道:“蔡公公留步,劳烦蔡公公通传一声。”
蔡宝心中一凉,这是躲不过去了,他只好转身,脸上堆满笑容:“廖嬷嬷有何吩咐?”
廖嬷嬷笑道:“太后娘娘请皇上过去福寿宫一趟。”
蔡宝进去将话传到,沈映阶本不想去,但想起来最近着实许久没有去给太后请安了,还是去一趟的好。
……
慢慢悠悠地到了福寿宫,太后已经等的昏昏欲睡。
沈映阶见太后等自己等的苦着一张脸,心中暗喜,他行了一礼:“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对他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皇帝怎么愁眉苦脸的?”
太后安慰道:“哀家听说靖国又送诗册来了?”
“不过是些陈词滥调,皇儿可知,治国如作诗,讲究的是含蓄内敛,而非锋芒毕露,靖国此举缺少风骨和大家之风,日后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大庆国超过庆国是迟早的事情,皇儿不必放在心上。”
沈映阶微微颔首,靖国除了文治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大庆国。
太后继续说道:“不过,诗以言志,国以威立。若一味地退让,只怕会让人误会大庆软弱可欺,皇儿让朝中文官都去作诗,再挑几首好诗做成诗集也就是了。”
沈映阶应了一声,这都是他已经想到了并且已经吩咐下去的法子。
他想要扶持寒门,打算从民间征集诗词,做得好的可以直接参加殿选,他亲自挑选寒门子弟入朝当文官。
不过此举定会遭到太后一党,还有其他世家的反对,此事要徐徐图之。
聊了几句之后,太后将话题引到了今日的正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