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乡村鬼事录 > 鬼市换命钱

鬼市换命钱

小石沟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山村,窝在太行山深处,西周都是陡峭的石头山,村里能种的地少得可怜。村里几十户人家,多半姓赵,祖上据说是逃荒来的,带着些稀奇古怪的传说在这儿扎了根。村里人靠打猎、挖野菜过活,日子苦得像嚼黄连。

村后有条羊肠小道,叫“鬼市路”,通往山里一个废弃的老集市。老人说,那地方以前是赶集的热闹地儿,后来闹了瘟疫,死了一堆人,集市就荒了。可每逢月黑风高的夜里,那儿会莫名其妙亮起灯火,有人影晃动,像又开了市。村里有个说法——那是鬼市,活人去了,能换东西,但得拿命抵。

这年冬天,小石沟的日子更难熬了。连着几个月没下雨,山上的野物跑光了,村里人饿得皮包骨头。赵老三家的独苗根生病倒了,高烧不退,眼看着要不行。赵老三媳妇哭天抢地,村里人却只能干瞪眼,谁也拿不出钱来请大夫。

就在这时候,赵老三想起了鬼市。

鬼市的事,村里老辈人提过不少。赵老三小时候听他爷爷讲过,说鬼市不是人开的,是死人摆的摊。里头啥都有,金银财宝、粮食药材,想拿啥就能拿啥,可得拿东西换——不是钱,是命。有人贪心去了,换了金子回来,没几天就暴毙;有人拿命换了粮食,家里却接连出事,像被诅咒了。

“鬼市换命钱,拿了就得还。”赵老三爷爷临死前拉着他的手,叮嘱道,“不到绝路,别去那儿,去了就回不来。”

可眼下,根生烧得脸通红,嘴里喊着“爹”,赵老三心都碎了。他咬咬牙,决定冒险一试。趁着天黑,他背上个破麻袋,拿了把镰刀,悄悄摸上了鬼市路。

那晚没月亮,山里黑得像泼了墨。鬼市路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走,两边是嶙峋的怪石,风吹过来像有人在低声呢喃。赵老三走了半个时辰,远远瞧见山坳里亮起一片昏黄的光,像点了几十盏油灯。他心里一咯噔,知道鬼市到了。

走进山坳,赵老三愣住了。眼前是个破败的集市,木头摊子歪七扭八地摆着,摊上堆满了东西——金元宝、绸缎、粮食,还有一堆药材,散发着浓浓的草药味。摊子后头站着些人影,穿着破烂的衣服,低着头,看不清脸,像雕塑似的杵在那儿。

赵老三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走过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霉味,夹着点烧纸钱的焦糊气。他走到一个卖药材的摊子前,冲着那人影喊:“喂,我要药,治高烧的,能换不?”

那人影慢慢抬起头,露出一张青灰色的脸,眼窝深陷,像两个黑洞。赵老三吓得腿一软,可那东西没动,只是伸出一只干枯的手,指了指摊上的药材,又指了指赵老三的胸口,像在说:拿命换。

赵老三脑子一热,想起根生烧得迷糊的样子,咬牙道:“行,换!要多少命?”

那人影咧开嘴,像笑了,声音沙哑得像风吹过枯树:“一两命,够你儿活三年。”说完,它抓起一包药材塞进赵老三手里,又从摊子上拿起一枚铜钱,塞进他口袋。那铜钱冰凉刺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上头刻着个模糊的“命”字。

赵老三没多想,抓着药材就跑,一路跌跌撞撞回了村。回到家,他赶紧把药煎了给根生灌下去。说来也怪,药刚下肚,根生的高烧就退了,天亮时还睁开眼喊了声“爹”。

根生活过来了,赵老三一家乐得像过年。可没几天,赵老三发现不对劲了。他开始觉得身上冷,总像有股寒气从脚底往上钻。晚上睡觉时,老梦见那张青灰色的脸,站在床头盯着他,嘴里念叨:“命钱还不够……”

更邪乎的是,那枚“命”字铜钱怎么扔都扔不掉。赵老三头天扔进山里,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炕头;扔进火堆里烧,火灭了铜钱还是好好的,凉得像刚从冰窟里捞出来。

村里人听说这事,吓得不敢靠近赵老三家。有人偷偷跑去问村里的赵大爷,赵大爷八十多了,见多识广,听完首摇头:“鬼市换命钱,那是拿自己的寿数换东西。一两命是十年阳寿,根生活三年,赵老三得折十年。”

赵老三听了这话,脸都白了。他才三十出头,折十年就剩二十多年可活。可为了根生,他咬咬牙认了,心想只要儿子好,少活几年也值。

可这事没那么简单。根生好了没多久,赵老三媳妇开始病倒了,咳嗽得像要断气,村里的土郎中说是肺痨,治不好。赵老三急得团团转,又想起了鬼市。

腊月二十三,天寒地冻,赵老三又背上麻袋上了鬼市路。这次他熟门熟路,到了集市首奔药摊。那青灰脸还在,像是等着他。赵老三喘着粗气说:“我要治肺痨的药,换!”

青灰脸咧嘴一笑,递过一包药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