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时,他不过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思——一个弱冠秀才,在金陵王谢这等千百年世家的威压下,掀起什么风浪?
却不想,这少年郎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
一篇《乌衣巷》如寒刃出鞘,字字诛心;
一篇《念奴娇·登多景楼》似惊涛拍岸,句句见血!
两首[鸣州]嘲讽诗作,恐怖如斯!
竟将盘踞金陵千百年的王谢两大门阀,生生压弯了脊梁!
他们连江行舟的嘲讽文章都抵挡不住,更别说抵抗刺史、学政的铁腕!
“以诗为剑,以文为锋!”
韦观澜心中沉吟,摩挲着手中账簿,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仍在发烫:“一夜之间,不仅筹足江南十年税赋,更破了江南门阀千百年的铁幕!”
韦观澜忽然想起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这气运之燕,果真是飞入寒士之家——昔日有谢玄这等少年英雄,今有江行舟这江南第一才子。
夜幕。
金陵文庙的钟声在金陵城的数百里天空,悠悠回荡。浩浩荡荡的钟声,惊动了整座金陵城的百姓。
雷鸣止息后,漫天乌云散去,露出一轮皎洁明月。
韦观澜长身而起,负手立于多景楼,窗畔,衣袂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
他心中感慨万千,豪气顿生——此次募捐大获成功,所得远超预期十倍有余,不仅太湖之战军资无忧,更可惠泽江南百姓。
广施政策,改善江南道百姓民生。
这意味着,他很有希望在江南道刺史一任上,做出极为醒目的政绩,重返朝堂,再升迁一阶。
他的目光掠过那个清瘦的少年身影,
江行舟这少年,值得提携!
日后,他重返京城朝堂,进入三省六部,定要在官场上提携江行舟一把,以回报今日之情分。
江行舟的文章才情,惊才绝艳,说不定能考中进士及第,步入翰林院,必定是前途无量!
指不定,他和江行舟日后还可以成为大周政坛的盟友!
韦观澜心中无比畅快!
月色茭白!
月夜之下,
金陵城外大江,波光粼粼。
江水犹如春潮,汹涌不绝。
江风送来荷香,月光将江面镀上一层银辉。
岸边荷叶田田,菡萏初绽,好一派江南盛景!
他心中诗意顿发.想要以景抒情,写上一篇,以述此时的痛快。
咳!
可是,他想了半响。
却是没能吟出一首[达府]以上的好诗句,配得上此情此景,颇有些遗憾和自嘲。
罢了!
世间哪有十全之美?
今夜之筵席,募捐得十年税赋,得此圆满,已是天幸。
他心满意足矣!
“杜司马!”
转身间,刺史韦观澜威严尽显:“传令江南十府太守,即刻调兵,集结楼船于金陵城外水寨!
操练水军一月,悉水性,熟配合,备战太湖妖庭!”
他现在手头有足够军饷,也不急于立刻出兵。江南各府十万水师在金陵水寨从容操练一个月,熟悉配合,再动兵不迟。
“是,大人!属下遵命!”
司马杜尚军领命,下楼而去,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