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14章 陈南宾:朱允熥这手段也太狠了!

第14章 陈南宾:朱允熥这手段也太狠了!

而皇爷爷也是能接受的。

荀子本就属儒家正统,且其学生韩非是法家鼻祖,可无缝衔接洪武朝的酷吏政治。

核心口号,就选择为‘通经致用,王霸杂之’,既读经典,又学律法;既行仁政,又用重典。

具体实践方案,朱允熥也想清楚了,首先进行教育改革,科举增考‘刑名实策’,然后考试内容中,保留四书五经,新增《大明律》《御制大诰》为必考科目,策论题聚焦屯田、漕运、边备等实务,譬如“论河西屯田与北元防御之关系”。

培养既懂理学皮毛、又精通财政军事的‘技术官僚’,稀释程朱理学的纯粹性。

官僚体系方面,设立‘度支司’与‘边务参赞’。

度支司由户部与工部联合组建,成员需通过算学考核,专责丈量田亩、审计税赋,其类似北宋王安石‘三司使’。

边务参赞方面,派遣文官至九边历练,考核标准为‘屯田增亩数’‘边贸税收额’,而非道德文章。

文化宣传方面,重构‘圣王叙事’,编纂《洪武圣政记》,将朱元璋的政令比附为《尚书》中的‘周公之政’,在进行符号改造,在孔庙中增祀荀子、管仲,暗示‘理学非儒门唯一正道’。

这种种方法下来,荀学想要在大明朝复兴,甚至成为主流思想体系,并不难,同时皇爷爷朱元璋那边也能接受。

朱允熥也没有犹豫,把心中的具体方案和操作步骤给陈南宾讲述了一番,然后言道:

“老师应该认识一些,钻研荀学的文人吧?”

“还有一些,不喜程朱理学思想,或者反对这一思想的文人和儒生。”

“还请老师出面,把他们召集起来,表达我对于荀学的看重和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反对,在我的帮助下,他们是能踏入官途的。”

不是所有人都会随波逐流,热衷于程朱理学思想的。

朱允熥认为,这个时期总会有人不喜程朱理学思想的。

不然的话。

后世就不会出现心学了。

“这,自然没问题。”

陈南宾沉吟片刻,随即就答应了下来,他考虑了一下陛下是否会同意这件事情的问题,但想了想,朱允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抬高荀学的地位,是陛下所能接受的。

那自然而然就没问题了。

答应下来之后,陈南宾也感到震动,因为朱允熥这一套方案,太过详细具体了,简直天衣无缝,按照这样下去的话,荀学地位是绝对能够抬起来的。

真不敢想象。

朱允熥才多大啊。

这若是他,恐怕研究三五个月,都未必能制作出这种方案。

而让他感到震动的,并不仅仅这一点,朱允熥能第一时间想到抬高荀学的方法,彻底压制朱允炆,这才是最让他感到震动了。

朱允炆虽然处处占据下风,可其背后的文官力量依然庞大,而抬高荀学、压制程朱理学的方法,这相当于既提升朱允熥的力量,又在刨朱允炆背后文官集体的根!

若这个方法成功了的话。

新的文官集体将会屹立在朝堂上,再加上朱允熥本身就有着武将集团支持,这如何获得不了皇太孙的位置?

文官武官尽皆支持朱允熥,朱允熥又有驾驭臣子的本领,陛下到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册立其他人了。

高明!

朱允熥这般年龄,却有一种老谋深算的味道,陈南宾甚至都不由的同情起朱允炆起来,这让朱允炆如何赢?

“接下来老师就帮我暗中联系这些人吧,或者也不用暗中联系,就算明面联系也未尝不可,本身我就踏入到夺嫡之争中了,招揽属下,也属于正常。”

“我现在去宝钞提举司那边看看,新型宝钞打造的如何了,然后看看若是有机会的话,就去船舶司那边,先看看我大明朝目前的战船威能如何。”

朱允熥做出接下来的安排。

闻言,陈南宾立刻点了点头,虽然他是朱允熥的老师,可现在几乎是朱允熥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自己只需要按照朱允熥所吩咐的去做,按照朱允熥的每一步计划去走,就对了。

朱允熥随即便离开了大本堂。

前往宝钞提举司的路上,朱允熥也不禁在思考着一件事情。

那就是,目前的夺嫡之争,很明显秦王他们也参与到其中了。

不然的话,京城内不会出现这么多流言蜚语。

很混乱啊。

乱点,其实也挺好的。

庙堂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