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了类似于屯田制的制度,包括了“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
所谓军屯,主要是利用那些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杂牌兵种,在农忙季节时参与耕种生产,而在农闲时期才进行军事训练,实现了军队的自给自足。
而民屯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孙绍将一些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百姓,以及东汉遗留下来的、世代都要从军的“军户”家庭的劳动力,都组织起来,进行集中耕种。
大汉王朝自建立以来,就存在着“军户”制度,理论上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要为国家提供兵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初期的兵源和战斗力,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并不愿意世世代代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孙绍的“民屯”制度,给了这些军户家庭一个新的选择,让他们可以将劳动力用于耕种,同时也能获得土地和保障基本生活,减轻了负担。
这与中原地区以世家大族为主导的土地兼并和赋税制度,有极大地不同。
举例来说,徐州富商糜竺在还是普通富豪的时候,他家仆人和家丁的数量就超过了一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城的人口规模!
这些人名义上都是依附于世家,实际上是不用向国家缴纳赋税的,因为有世家的庇护。
而在孙绍统治的交州,通过人口普查、取消依附制度、统一划分土地和推行民屯军屯等政策,几乎不会出现像中原那样,大量人口被世家隐匿起来,不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的情况。
贾诩意识到,孙绍简首是捡到了一处宝地!交州并非他想象中那般穷山恶水、无法发展的蛮荒之地。
在这里,没有强大的世家大族掣肘,没有根深蒂固的旧势力阻碍改革,孙绍可以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般,任意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推行任何他认为有利于发展的政策。
交州穷山恶水?在贾诩看来,这恐怕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或者说,即将成为历史。
贾诩还没来得及正式进入龙编县城,就在城外听到了阵阵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这是正在进行高强度训练的陷阵营士兵发出的!
“喔喔——”
整齐划一、气势冲天的呐喊声,仿佛能够震动天上的彩云,回荡在龙编城外的旷野上空。
这些士兵的动作无比整齐,每一步、每一次挥臂都分毫不差。
一眼望去,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身上散发出令人胆寒的彪悍气息!
他们身披重甲,围绕着城池一圈又一圈地奔跑,以极高的强度保持着日常训练!
光是亲眼看到这样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爆表的军队,贾诩心里便恍然大悟。
怪不得士燮会惨败!面对这样的部队,士燮那些训练松懈、装备简陋的地方部队,简首不堪一击。
贾诩心中估量,恐怕只有曹操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才能够勉强与这支部队在正面战场上一较高下。
紧接着,另一队穿着奇特甲胄的士兵也出现在他的视野里,这是一队队身披藤甲的藤甲兵。
贾诩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这些外观独特的甲胄,面色霎时变得异常苍白。
仅仅是看到这些藤甲兵,他额头上竟然渗出了冷汗!
贾诩回想起在官渡之战中,袁绍麾下有一支身披重铠、手持大戟的部队,曾让曹操军非常头疼,那支部队被称为“大戟士”,是历史上比较早期的重装步兵。
然而,在贾诩这位顶级谋士的眼中,孙绍麾下的这些藤甲兵,比之袁绍的大戟士,更加令人感到恐惧和棘手。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藤甲兵“太灵活了”!他们身披藤甲却行动矫健,丝毫不显迟滞,这在重装步兵中是极为罕见的。′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
贾诩脑中飞速运转,如果将来在交州这样地形复杂、山林密布的环境中,遇到这样一支既有防护力又异常灵活的重装步兵部队,该如何应对?
他一阵头疼,传统的重装步兵克制方法似乎不再适用。
不过,他瞬间想出了一个可能的对策,那就是利用藤甲的特性——“火攻”!
贾诩心里暗道,如果藤甲能够被点燃,那么在特定地形下,一把火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殊不知,孙绍系统出品的藤甲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普通藤甲,其表皮是经过特殊淬火工艺处理的,能够防御一般的火焰和高温!
普通的火箭根本无法将其点燃,除非整支军队都置身于熊熊烈火之中,被完全吞噬。
而孙绍作为一个战略家,又怎会轻易让自己的精锐部队置于这样危险的地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