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沧浪侠行 > 第7章 稷下学宫生死战,儒墨相争一时歇。

第7章 稷下学宫生死战,儒墨相争一时歇。

稷下学宫内,灯火通明,学子们议论纷纷,伪装成学子模样的刺客混迹其中,眼神闪烁,不时交换暗号。?鸿¢特·晓¢税*徃? !庚?辛!最?哙¢学宫深处,隐约传来低沉的吟诵声,似乎在召唤某种神秘力量。

稷下学宫因孟子而闻名,儒家气息浓厚,与墨家在学术上素有分歧。孟子强调以血缘亲疏为核心的差序之爱,而墨家主张无差别平等之爱,孟子认为墨家观念颠覆了人伦秩序,甚至将“兼爱”思想骂作“无父禽兽”。

而墨家则反驳儒家狭隘,只知亲疏不知大义。后来,孟胜接任墨家巨子,极少参与无关论战,而是身体力行践行墨家理念,多行义举,助弱扶贫,儒家弟子虽不齿其行,却也不得不承认其德。

高琰与阿蛮悄然潜入,伏在屋檐之上,俯瞰学宫内动静。高琰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踏入年少时心心念念的稷下学宫,竟是以这种方式,不禁感慨万千。

孟仲子正端坐于讲坛,眉宇间透着儒雅与威严,缓缓阐述着“仁政”之道。学子们聚精会神,唯有那几名刺客眼神游移,似在寻找时机。

很快孟仲子话锋一转,提及燕国局势,道:“子路曾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谓‘名’,是君臣、父子、上下的伦理秩序;‘实’是各安其分的行为准则。子之逼迫燕王禅让,正是名实颠倒,伦理崩坏。”

“夫子,燕王哙‘慕古禅让’,不是效仿尧舜之德吗?为何您认为其名实颠倒?”一位年轻学子质疑道。

孟仲子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尧舜禅让,乃民心所向,燕王哙之举却是苏代、鹿毛寿等说客诱导所致,非出本心。故此,名为禅让,实为篡权,乱了纲常。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荀况,赵国游学而来。”

孟仲子看着眼前稚气未脱的荀况,深感其慧根非凡,勉励道:“学问之道,贵在明辨是非,其实燕国之乱,名实颠倒只是其一,名实颠倒便不能正名之纲,没有纲常便乱了礼法之序,没有礼法熏陶,臣子便丧失了忠义之德,燕国仁政之基道之不存,国将不国。”

荀况若有所思,点头称是。高琰在屋檐上听得真切,楚国目前的局势正如燕国一般,名实颠倒,纲常不振,礼法不存,臣子离心,政道难行,只是强大的楚国尚有底蕴支撑,未至崩塌之境。然若不及时拨乱反正,恐重蹈燕国覆辙。

阿蛮见高琰听得入迷,知道丈夫年轻时求学之憾,轻声提醒:“傻大,这酸儒之论虽然有那么些道理,但这孟仲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他私下与齐国权贵勾结,利用仁义之名行私利之实。”

高琰闻言,心中一震,小声问道:“此事当真?还真看不出来这样的儒者也会藏污纳垢。

阿蛮点头,低声道:“当年齐王邀请孟子到齐国做官,作为儿子的孟仲子却以父亲病重为由婉拒,待齐王派使者探望,又撒谎说孟子的病好转了,实则是自己想出仕。他才是无父禽兽呢!”

混入稷下学宫的无相剑风预是隐侠玄奇亲传大弟子,内功强于其他刺客的他此刻己察觉梁上动静,向一同混入的陈鯈、胡蛮儿、李辟、胡艺手势?示意。

孟仲子显然也发现了屋檐上的异样,却不动声色,继续说道:“君子之行,当以诚为本,以信立身。若连最基本的忠孝廉耻都做不到,何谈治国平天下?”言罢,目光扫过全场,似在警示那些心怀叵测之人。

胡蛮儿本就是匈奴出身,对中原礼法素无敬意,闻言冷笑一声,小声嘟囔:“忠孝廉耻?不过是束缚人心的枷锁。我族崇尚力量,弱肉强食才是自然法则。”

陈鯈轻扯其衣袖,示意慎言,以免打草惊蛇。

孟仲子目光如电,瞥向胡蛮儿所在,不待其开口,施展轻功跃下讲坛,手中戒尺啪一声脆响。

胡蛮儿只觉眼前一花,完全没料到这儒者身手如此敏捷,待第二下戒尺己至面门时,挥手欲挡,却不料戒尺灵活一转,避开其掌,狠狠击中其肩,痛得胡蛮儿闷哼一声。

“你这腐儒!竟敢用戒尺羞辱我?”胡蛮儿怒目圆睁,立时暴起,使出匈奴摔跤术,身形如狼扑向孟仲子,双臂箍紧,意图将其摔倒。

孟仲子不慌不忙,脚下轻点,身形如柳随风,巧妙避开胡蛮儿攻势,顺势一带,反手扣住蛮儿手腕,力道大得让胡蛮儿手掌自然摊开,又是一记戒尺重重拍下,痛得胡蛮儿咬牙切齿。

孟仲子冷声道:“人无礼不立,如兽何异?”

胡蛮儿怒火中烧,却感手腕剧痛,难以挣脱,不服输的心性让他再次出言不逊:“礼法不过是强者用以束缚弱者的工具,你们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