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淑静静地听着儿子的话,眼眶慢慢红了。/秒/蟑^踕/暁¨税?枉_ .追?醉~薪¢漳/截\
灯光下,她看着儿子坚毅的侧脸,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儿子……真的长大了。
懂事了。
知道心疼她,知道要保护这个家了。
她这个做母亲的,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都不算什么。
只要孩子们好,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一想到儿子以后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她又忍不住心疼。
“好孩子,妈知道你的心思。”
周秋淑抬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声音有些哽咽。
“妈不怪你,妈……妈就是担心你。”
“你爸走得早,妈没本事,让你跟着受苦了。”
“你能想着这个家,想着我和你妹妹,妈很高兴。”
“真的,很高兴。”
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周秋淑问道。
既然儿子下定了决心要撑起这个家,总得有个章程吧?
光凭一腔热血可不行。
沈天恒点了点头。
“妈,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不能把系统的事情说出来,只能含糊其辞。
“您就安安心心上班,照顾好悦儿,家里的事,交给我。”
“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欺负咱们家了。+3+5_k+a.n¨s+h+u-.′c′o!m¢”
看着儿子自信满满的样子,周秋淑心里踏实了不少。
虽然不知道儿子具体有什么计划,但她相信自己的儿子。
“那……短期内呢?有没有什么想做的?”周秋淑又问。
沈天恒沉吟了一下。
“妈,我想着,咱们家是不是该添辆自行车了?”
“嗯?自行车?”周秋淑愣了一下。
自行车可是个大件!
在这个年代,跟缝纫机、手表并称“三大件”,那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稀罕玩意儿。
不仅价格昂贵,关键是还需要工业票!
“要自行车干嘛?”周秋淑有些不解。
“方便啊!”沈天恒解释道。
“您看您每天上班,从咱们这院儿到轧钢厂,走路得小半个钟头吧?”
“要是刮风下雨的,多不方便。”
“有了自行车,您上下班就能省不少时间,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而且,以后我要是想出去干点啥,比如……嗯,去鸽子市或者其他地方看看,有辆车也方便不是?”
他没说实话,其实是想着以后进山打猎,或者去黑市倒腾点东西,有辆自行车会方便很多。
总不能每次都靠两条腿吧?
听儿子这么一说,周秋淑也觉得有道理。/精*武^小-说^王? !追\醉\薪~彰\踕`
她在轧钢厂做质检员,每天确实要走不少路。
尤其是冬天,天冷路滑,确实辛苦。
要是有辆自行车,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想法是好,可是自行车太贵了,还得要票,不好弄。”
她一个月工资三十三块钱,加上各种津贴和烈属补贴,其实收入不算低。
在院里,除了那三个大爷,她家的收入算是中上水平了。
但她一首省吃俭用,舍不得花钱。
一来是习惯了,二来也是想多攒点钱,给孩子们以后铺路。
不管是沈天恒将来娶媳妇,还是沈悦儿以后嫁人,都需要钱。
所以,像自行车这种大件,她以前想都没想过。
在她看来,能省则省,钱要花在刀刃上。
“妈,钱的事您不用担心。”沈天恒看出了母亲的顾虑。
“自行车是贵,票也难弄,但总有办法的。”
周秋淑叹了口气:“唉,其实……咱们家也不是买不起。”
她看着儿子,小声说道:“妈这些年,也攒了点钱,一首没告诉你。”
“你要是真想要自行车,妈这里有钱。只要能搞到票,咱们就买一辆。”
为了儿子,她也舍得。
儿子现在有担当了,想为家里做点事,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要支持。
没想到,沈天恒却摇了摇头,拒绝了。
“妈,这钱您留着。”
“这是您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是咱们家的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