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就像您的病,先散表寒,再温中焦,最后补下焦,一步步来,就像春天化冻,先是春风解冻,再是阳光化雪,最后地气回暖。如果上来就用猛药,就像拿锤子砸冰,冰是碎了,可底下的土地也伤了。”
女儿在一旁感慨:“以前总觉得中医越贵越好,人参鹿茸往死里吃,现在才知道,对症的药才是好药。我妈这次花的钱,还不到以前零头的零头,病却好了。”
岐大夫笑着摆摆手:“药不分贵贱,中病即良。就像这桂枝,普通得很,可在合适的时候用,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医的精髓,不在用多贵的药,而在辨清阴阳,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送走刘阿姨母女,岐仁堂里恢复了宁静。岐大夫拿起案头的《扶阳论坛》,书页上“扶阳当辨次第”的批注在阳光下泛着墨香。小禾端来热茶,见他望着药柜里的附子、桂枝,喃喃自语:“治病如治水,堵不如疏;扶阳如添柴,急不如缓啊……”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药斗上的“桂枝”“附子”字样上,仿佛给这些普通的草木赋予了生命。在这个寒来暑往的诊室里,岐大夫用他的医术,一次次将人体的“冰炉”化为暖春,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生命,重新感受到阳气的温煦,就像申城的秋天,终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时节。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