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非钱不发。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纪极,执我之手,抱我终始。
故谚有曰:惟钱无耳,可使神鬼。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时之明人,见此论无不称叹。
秘书监刘毅录此《崇有》、《钱神》二论,进帝视之,又反复详解,劝帝行之。
奈乎晋惠帝索性庸騃,虽有贤臣明言其情,亦不能允行其事,凡百所为,悉要询咨贾后,是以不能保终其位。
又举惠帝之愚庸梗概言之:一日朝暇,与数臣入华林园闲玩,忽听得草茵中虾蟆声闹,乃问众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诸臣子皆不敢妄对,左右侍从者见帝问此,皆忍笑不住,谬应之曰:“在官地上叫者为官,在私地上叫者为私。
”帝亦不知其讥己,乃点首而出。
及再御殿,只见大司农出班奏道:“今天下郡县有本数十馀处,言其境内有大旱者、大蝗者、大淹者,乞宜发诏赈济,免致为盗。
”遂将诸本呈上与看罢,与众言曰:“这本上称言无水,那本上称言大水,何为荒?百姓既云饿死,何不食肉糜乎?那有许多钱粮赈济他们?”众臣子皆冷笑而退。
自是郭章、贾谧等皆不以帝为意,愈肆欺罔。
而王戎、何曾等又皆日肆宴乐,一费动至万钱,并不以大政关心,而皇纲渐至凌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