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 第50章完结

第50章完结

胜利的瑞典国王死去,吃了败仗的华伦斯泰因成了战场上的幸运儿。¢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现在他的对手死了,他本可以倒向瑞典军队,联合起来反对皇帝。可是他却溜回波希米亚,整个冬天在家中闭门不出,闷闷不乐。此时,他与三个新教领导人秘密谈判,显然是为争得波希米亚王权。但是他已年近五十,体力不支,精神不振,他再也不能骑上战马,驰骋疆场,而且他的痛风病可以说明他的生活可能过得太优裕了。他的财富都是通过婚姻带来的。皇帝始终对他心存疑惧,最后就如一般弱者经常采用的手段,将华伦斯泰因暗杀了。但危机并未因而消失。

德国失去土地——荒芜——科迈尼奥斯——开普勒——上帝就是几何学

随着两个迷人的对手在暴力肆虐下从舞台上消失,悲剧达到了高潮,整个情节也开始松懈。战争的后半阶段表明,德国交战的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一方能取得胜利,因而法国成为战争的胜利者。

里齐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辛+丸,本`鉮_栈? !已?发?布_最?歆?漳·节′他在国内镇压加尔文教派的同时,就开始给德国新教徒以重大的财政支援和许诺。他将这一切称之为“德国的自由”,并且以这个名义支持德国各个阶级的愿望和特权,以反对德国的皇帝。法国继经济和政治援助之后,很快派出军队直接干预,因此在战场上一方面是天主教的法国反对天主教的德国皇帝;另一方面是萨克森、勃兰登堡和丹麦的新教诸侯反对新教瑞典,这就是所谓的“宗教战争”。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德国土地上,并且延续了好几十年。这并不是仅仅因为德国的诸侯缺乏民族感情,德国的士兵也是如此。

德国士气的衰退,即使在那时,也像今天法国的士气下降一样,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国家军队的士气是很易于波动的。法国曾经一度使世界很失望,几乎只有五十年不到的时间,就使著名的拿破仑军队下降到他侄子统率的那种残兵败将的水平。即使在“施瓦本战争”中,德国人也无力抵抗瑞士那样小小的部队。华伦斯泰因将胆小怕死的军人一律交军事法庭审判。德国士兵一向有着好夸海口,不敬神灵,身强力壮的美名,但是军人的荣誉仍属法国居先。^求?书¢帮` !哽.芯-最/快.

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德国历史倒退两百年。直到公元1800年左右,德国才重新恢复到1600年左右的繁荣水平。1648年经过数年准备以后,《西伐利亚和约》终于最后签字,但宗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开普勒像

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即开普勒三大定律。

从政治上看,这场大战对帝国来说也是失败的。各个社会阶层在战争中都受到削弱,唯独诸侯的权力增强了,而自由则受到了限制。每个公国和每个诸侯在帝国都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办事。无论是皇帝还是帝国议会均没有得到加强。唯一新鲜的事物是诸侯的特权被写进了法律。德国教授认为,这种对诸侯俯首帖耳的态度,日后遭到了世界的蔑视。德国人确实是习惯于服从的,但是用歌德的话来说,德国人总是努力求得每件事的精确性。正由于此,当国家提出某项要求时,德国人总是寻求一个能向其保证一切井然有序的人,而这个人必然是一位专家。除非德国人知道,制造大炮的钢材允许有5%的哲理,否则他们的内心总是不安的,如果不是由一位教授出来武断地证明,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那么德国人宁愿追求一个水平较低的目标。因而此时有个名为普奋道尔夫的宪法专家被要求出来证实,为什么诸侯的特权大于皇帝的特权,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又看到,路德的精神高于德国市民的道德观念。

战争给德国在宗教上和政治上带来了消极的后果。为了满足外国大国的要求,帝国穷困了,领土面积缩小了。帝国第一次放弃了大片土地。瑞士和荷兰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独立,摆脱了从属德国的地位。荷兰是这次战争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