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公国和侯国的一大片土地上,并没有反抗的迹象,虽然伦敦、巴黎已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求\书?帮/ /耕!芯~蕞*全*那里的公民心甘情愿地养活或者至少容忍所有这些贪得无厌、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皇亲国戚们。这个世纪风行一时的革命运动对这个民族毫无影响。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民族内心深处的服从性,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德国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始终没有消失过,既有内部的等级差别,又有外部敌人。他们喜欢装饰外表,有时几乎达到戏剧化的程度。这些因素促使普通老百姓在巴洛克时期去模仿皇亲国戚,300个小国王都可笑地模仿“太阳王”,更荒唐的是成千上万景况并不错的市民都想模仿他们的国王,虽然不少独立的荷兰和法国移民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正直人应该如何生活的榜样,但起不了作用。
奥古斯特二世“金色骑士像”
奥古斯特二世(Augustus Ⅱ,1670—1733),萨克森选帝侯和波兰国王。1694年,继承萨克森选帝侯位(称腓特烈·奥古斯特一世)。1697年,加冕为波兰国王。在他统治末期,波兰已由一个欧洲强国沦为俄国的保护国。
茨温格宫
德累斯顿最为恢弘壮观和著名的古建筑要数易北河畔的茨温格宫。.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它是德国巴洛克建筑的典范,由奥古斯特二世在位时兴建,于1732年完成。
当一个亲王出售他的贵族称号,把继承来的荣誉作为可以用金钱来获取的物品时,市民们就像等在阳台下接受一个有钱人向他们衣兜和手心抛撒果品的孩子那样,乱抢乱夺。当一个容克地主向一个平民的女儿看上一眼时,做父亲的马上就像已经得了一个出身半个豪门的外孙而不可一世起来。男爵在宫廷里向亲王打躬作揖,而男爵的仆人又向男爵打躬作揖,他们实际上都是为人之奴。而平民在某种情况下,也必须穿上华丽的服装,戴假发,手执文明棍。只要在门前能写上:“奉御……”那么免费向宫廷赠送面包和靴子也在所不惜。
如果过去给大臣的信件,按格式写上“尊敬的”,那么现在市民们更发明为“最尊敬的”,读起来差不多,但多了一个字。在德国,一个君主,不仅骄奢淫逸,享尽天下之乐,而且还希望人们相信,他这样做是合理合法的。黑森州的伯爵领主就哄骗过路德,同意他娶妻纳妾,哈雷大学法律系也曾准备制定一个专门文件,保证君主可以随便纳多少妃子,只要他喜欢,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只对上帝负责。~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
但是,不管德国人如何努力地模仿法国人的生活,他们在这种生活方式面前,究竟太土老帽儿了。一些优秀的德国人早就看到了这样做的危险性,莱布尼茨写道:“让我们把今天的家庭、摆设和生活方式与过去的简朴的生活比一比,想想看,究竟如何做更明智些。”
其他的人也希望这些现象早点结束,特别是宫廷内的官员,他们在日记中写道:“尊贵的殿下希望能去皮尔蒙特沐浴。由于没有这笔开支,我准备用我自己的钱在24小时内努力完成任务。因为殿下知道没有钱,但仍然下谕给我说:‘亲爱的属下!你今天和昨天呈来的报告已阅,关于没有这笔开支的问题,我们必须按惯例予以解决。’”
历史上也有不少才华出众的亲王。萨克森君主奥古斯特(1670—1733)就是一位名副其实威武有力的亲王。据说,他一共有354个非婚生孩子。就其他方面来说,可能称他为事业家更为确切些,甚至在精致的旋梯、建筑物的正面、天花板的图饰上看到这位亲王的雄心壮志,当然在皇冠、女人、教堂、节日活动等方面也能反映出来。从另一方面说,他又不如他那非常羡慕的普鲁士国王那样能干,这位邻国的国王在治理国家上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他还通过收买、狡诈等手段,一度成了波兰的国王,但是这一反常的联盟只维持了70年,而瑰丽的茨温格宫却至今还在为德累斯顿增添光辉。
波兰的被肢解——约瑟夫二世接位——两个幽灵——老玩世不恭者——军队的野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