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驻德的英国占领军总司令是威廉·罗伯逊爵士。′w¨o!d^e?b~o-o!k/s_._c_o/m*蒙哥马利和他并不熟悉。但是,他知道罗伯逊爵士是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干上来的,了解和关心年轻人,他一定会给自己以帮助。
机会来了。有一天,罗伯逊爵士邀请蒙哥马利去他的家里打球。蒙哥马利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中间休息时,把自己的苦恼与愿望一股脑地向总司令倾诉出来。
罗伯逊爵士决定要帮帮这个年轻人。几天以后,蒙哥马利收到了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录取通知,要求他1920年1月到坎伯利参谋学院报到。
在等待去坎伯利的日子里,他的职务又有一些变动。皇家燧发枪团第17营此时也驻在科隆附近,情况很糟。老兵人心思归,新兵毫无经验,原营长又十分无能。于是,蒙哥马利被派去暂时接替这位无能的营长。走马上任之后,蒙哥马利很快就让这个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该营当时的副营长、后来成为英帝国勋章获得者、国会议员的查普曼后来回忆说:
“有一天,一个名叫蒙哥马利的莽撞家伙来就任我们营营长。·我,得*书_城, ~首*发-我们所了解的有关他的情况是他曾经受过伤,是从参谋部来的。他很快就把这个营控制住了。他用操练和体育运动使这个营振作起来。他为士兵们提供条件,使他们对运动会、竞赛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感兴趣。他像是一个热心的童子军领队。”
1920年1月22日,蒙哥马利终于跨入了梦寐以求的坎伯利参谋学院。在这里,他本想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可很快他就失望了。教官们所讲授的大多是过去军事教科书上的陈词滥调,他们没有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未来战争所昭示的新的方向。
一年很快就结束了。蒙哥马利和他的同学都顺利毕业了。他自信自己的成绩不错,但不知是何原因,学院没有公布成绩。不过,他被分配到了当时英国最好的几个旅之一——驻爱尔科克的第17旅,任旅参谋长。在依依惜别之际,他的同学们给了他这样一句评价:
“在未来的岁月里,你将是这样品格的人:非正统的,固执的,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强的,有时则是刚愎自用的,但永远也不守旧和默认现状。_小′税¨宅^ ·罪/芯*漳¢洁_埂·薪+筷?”
2. 执教坎伯利
当蒙哥马利就任第17旅参谋长时,该旅正在爱尔兰参加对新芬党的战争。
新芬党成立于1905年,口号是“爱尔兰人的爱尔兰”,旨在争取爱尔兰独立。其左翼参加了1916年的都柏林起义,1919—1921年又开展了反英游击战争。右翼则于1921年同英国政府签约,割裂了爱尔兰:北部仍属英国,南部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新芬党由此分化。其激进分子的武装即至今仍在活动的爱尔兰共和军。
爱尔兰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对于这场战争,蒙哥马利有许多看法,他认为:
“这场战争在许多方面要比1918年结束的大战糟得多。它发展成为一场屠杀,到最后军人们都变得擅长杀人甚于固守自己的阵地。这样的战争对官兵都是有害的,它使军人的品德和骑士气概下降。战争的结束使我感到欣慰。”
1922年5月,蒙哥马利被调往驻普利茅斯港的第3师第8步兵旅任旅参谋长。该旅旅长汤姆·霍朗德准将,是一位优秀的教官。他能使单调的士兵训练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训练成绩。霍朗德还认为,要建立一支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军队,首先要培养忠诚和热心的军官。在霍朗德的领导下,蒙哥马利在第8旅从事训练工作,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他头脑中已开始酝酿新的部队训练方式了。
1923年,蒙哥马利又被调到地区自卫部队第49师任二级参谋,在查尔斯·哈林顿将军领导下工作。由于该师一级参谋职位空缺,蒙哥马利实际上任一级参谋的工作。
在该师,他针对年轻军官不安心服役的现象,决定鼓励他们都去参加参谋学院的考试。为此,他专门开办了一个“参谋学院预备班”,从准备教材到授课,都由他一人负责。这些教材里,渗入了他自己的许多观点,有些就是他在下次大战中指导军事行动的原则。比如,他认为战术的目标是迫敌应战以及对敌攻击,尽量地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