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09章 非但不怒反而冷笑

第109章 非但不怒反而冷笑

赵桓联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经历,担心自己的妻子朱皇后被柴天觊觎,自己沦为戴绿帽的皇帝,因此坚决反对投降。′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

即便赵桓平日行事昏庸,他也深知一旦失去皇位和权势,就可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生死全凭他人喜恶。

更何况,赵家与柴家有夺国害命之仇,赵家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血腥。

太宗以斧声烛影之计取代太祖,剥夺了太祖成年儿子的皇位继承权。

为确保自家子孙世代称帝,太宗不惜对侄子赵德昭、赵德芳痛下杀手。

这些往事让赵桓继承了家族的阴险与自私,他不愿重蹈覆辙,决定拼死抵抗。

在赵桓看来,柴天的威胁远超金国。

若金兵南侵,他只需割地赔款,仍能保住帝位;而柴天南来,则意在推翻赵宋江山。

于是他下令:“将士听令,全力围剿柴贼!柴贼兵力薄弱,务必一举击溃!”

赵桓紧咬牙关,向城外的军队下达命令。

但当他发出指令后,却发现城外的大宋“溃兵”虽建制整齐,却毫无行动迹象。

不仅城外的西军未动,就连城头上的汴梁守军与皇家禁军,也面露复杂之色,纹丝不动,竟无人主动传达命令。

这一瞬间,赵桓心中骤然下沉。

“将士们听朕号令!进攻叛贼柴天!”

“谁能杀了柴天,朕便封他为万户侯,不,封他为王!”

“赏黄金万两,良田万顷,还有……无数珍宝!”

赵桓再次高声喊话,声音己显颤抖。

察觉到士兵们并无响应的意图,他试图用重赏激励他们。

然而,无论赏赐多么丰厚,始终无人响应。

别说那些早己归顺柴天、准备投诚的西军和敢死队;即便是在城内驻守的普通士兵与皇家禁军,也能明白一点——城外周王的大军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

赵桓承诺的丰厚赏赐再诱人,没有性命去享受又有什么意义?

将士们的冷漠反应深深刺痛了赵桓。_小′税¨宅^ ·罪/芯*漳¢洁_埂·薪+筷?

他顿时感到天旋地转,踉跄间跌坐在城头,狼狈不堪,帝袍沾满尘土,皇冠歪斜,发髻也略显凌乱。

望着眼前这一切,他不禁喃喃自语:

“我的将士们在哪里?我的忠臣们在哪里?我的心腹们又在哪里?”

“陛下,快逃吧!我们可以退至江南,凭借长江天险固守!”

“长江天险远胜黄河,定能守住一方!”

江南乃众臣故土,多受国恩。

江南士人愿随陛下共进退,生死与共。

副相吴敏至城头,轻扶赵桓衣袖言道。

吴敏曾为陛下师长,亦江南士人之表率。

早年更得重用,因违帝意,遭秦桧排挤。

今秦桧主降,吴敏却力劝赵桓南逃。

非因吴敏忠心,实则深知即便赵宋俯首,柴天亦不会宽恕昔日奸佞。

柴天对有罪士人素不留情,虽非人人皆有过错,但若逐一问罪,仍有不少可脱身者。

故此,诸多大臣深知,一旦降服或新主入城,绝无善果。

柴天不仅欲惩处污吏,还将废止士人特权,断其后裔仕途之路。

并收回侵占田产与平民,自此士人再难依附皇权谋利。

此消息传开,众士人岂能坐视大宋倾覆?

江南地形险要,自古固若金汤。

赵桓听罢吴敏之言,眼中渐显清明。

汴梁危矣,南渡或为苟延残喘之道。

至于重整旗鼓,再图北伐,不过聊以慰藉耳。

他内心深处其实并不相信。

在他看来,只要柴天无法击败江,让他能像三国时期的东吴一样,偏安数十年,再享受几十年的安逸生活就足够了。

但赵桓未曾考虑到的是,他凭什么认为自己能逃到江南?

难道城外柴天的两万精锐骑兵,是吃素的吗?

“臣前去开启南门,护送陛下突围!”

“欲随陛下前往江南者,请至南门集合!”

下了南下江南的决心后,吴敏与赵桓这对君臣对视一眼,在城头高声下令。/x·1·9?9-t^x′t+.+c,o_m¨

然而,他们的命令几乎毫无作用。

赵宋己经失去民心,除了士大夫和既得利益者,没人愿意继续为赵宋效命。

实际上,正是因为赵宋还未达到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