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九十四章 大明不能再像史书那样了!得讲文明!

第九十四章 大明不能再像史书那样了!得讲文明!

当天傍晚。第一看书枉 追嶵薪漳节

李可就去领取了自己的小妾。

朱元璋还是很厚道的,给了个十二三岁,刚好不大不小的。

而且还是处子之身的。

可问题是

坑爹啊!

这十二三岁有个什么用?

李可知道,朱元璋这人就是如此,嘴上说得硬,心里却未必如此。他这些年跟在朱元璋身边,早就摸透了这位皇帝的脾气。朱元璋不是不看重文治,而是怕被文人捧杀,怕被他们用虚言浮辞蒙蔽了眼睛。李可也不多说,只是将那些书商、作者、说话人、粉壁前的议论整理成册,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翻了翻,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些书商,一个个嘴上说得漂亮,背地里还不知干了多少坏事。”

李可笑了笑:“陛下说得是,但他们现在也怕了。以前是盗版横行,正版反而卖不出去。如今有了专利局,他们反倒成了最支持的人。”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人心难测,你可别被他们哄得团团转。”

李可拱手道:“臣不敢。”

朱元璋这才放下奏折,抬头看着李可:“你这专利局,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李可便将专利局的运作方式详细说了一遍。专利局设立在礼部之下,专门负责登记各类书籍、话本、诗词、杂剧的版权,并发放“版权证”。一旦发现盗版,便可由专利局出面,联合刑部、应天府进行查处。盗版者轻则杖责,重则入狱,甚至要踩缝纫机三年以上。

朱元璋听罢,沉吟片刻,道:“你这法子,倒是有意思。”

李可道:“臣以为,一个国家要兴盛,不能只靠刀兵,也不能只靠赋税。文化,才是立国之本。若任由盗版横行,那谁还愿意写书?谁还愿意创作?”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这话,倒也有点道理。”

李可趁机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道:“说吧。”

李可道:“臣想在大明各地设立‘文馆’,专门收容那些无处可去的文人、落第举子,让他们在文馆中安心写作,朝廷可给予一定的补贴,让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

朱元璋皱眉道:“你是说,养这些文人?”

李可点头:“是,但不是白养。他们写书,朝廷可以优先出版,也可以将他们的作品推荐给各地书商。这样一来,朝廷既得文治之名,又得文化之实,还能收拢天下文心。”

朱元璋沉吟良久,道:“你这主意,倒是有点像前朝的翰林院。”

李可道:“陛下圣明。翰林院虽好,但门槛太高,非进士不入。而文馆则不同,只要才学可取,便可入馆。哪怕只是写话本的,也可一试。”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打算先在何处设文馆?”

李可道:“臣打算先在应天府、杭州、苏州、扬州、成都、广州六地设立,作为试点。微趣暁说 追最新璋結若成效良好,再向全国推广。”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先办着吧。但记住,不能让这些文人结党营私,更不能让他们在馆中胡作非为。”

李可道:“臣明白。”

朱元璋挥了挥手:“去吧。”

李可退下后,朱元璋望着窗外,喃喃道:“这李可,倒是有点意思。”

与此同时,杭州城内,文人圈中已是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朝廷要在杭州设文馆了!”

“真的假的?我刚从苏州回来,那边也传得沸沸扬扬。”

“这李参政,真是了不得!先是专利局,现在又是文馆。他这是要把天下文人都收归朝廷啊。”

“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前些年落第,靠写话本谋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能进文馆,至少能有个安身之所。”

“是啊,听说文馆还提供膳宿,每月还有三两银子的补贴。虽然不多,但足够养家糊口了。”

“听说还有稿费制度,写得好,还能拿更多。”

“这李参政,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