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余波暗涌,凤姐设局
子时已过,祠堂里的漏刻滴下最后一滴水,宣告着一个时辰的结束。@′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μ最;全+?D
贾环缓缓从冰冷的青石板上站起,双膝早已麻木,但他脸上却毫无痛楚之色,一双眸子在昏暗的烛火下,亮得惊人。
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走到门外,看了一眼满天寒星,深深吸了一口冰凉的夜气。
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了。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一池静水被投下巨石,掀起的涟漪绝不会轻易消散。
回到自己那间小院,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灯光。
赵姨娘竟还没睡,正坐立不安地等着他。
见到贾环进门,她“呼”地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拉着他上上下下地打量,见他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并无伤痕,才拍着胸口,后怕地念叨:“我的小祖宗,你可吓死我了!我真怕老爷一怒之下,又动了家法!”
“母亲放心,父亲没有重罚。”
贾环扶着她坐下,语气平静地将事情简化了一番,“父亲考校了我的学问,虽觉我诗中略有轻狂,但也赞我胸有大志,罚我跪祠堂抄书,是为磨我心性。”
“赞你胸有大志?”
赵姨娘的眼睛瞬间亮了,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喜讯。
在她有限的认知里,能从贾政口中得到一句“赞”,比得了金山银山还让她激动。
“正是。”
贾环趁热打铁,“所以,母亲,日后切不可再像从前那般行事。我们只需安分守己,儿子只管用功读书,只要能入了父亲的眼,我们的好日子,就在后头。”
赵姨娘被这番话哄得心花怒放,连连点头:“我懂,我懂!儿啊,你放心,以后娘什么都听你的!笔墨纸砚,娘明儿一早就去给你弄最好的来!”
安抚住了这个最大的内部不确定因素,贾环才感到一丝真正的放松。}@如¤文D~ˉ网@·μ *[¨更???新!??最~全?a?
他知道,想要成事,就必须将这个愚蠢的母亲牢牢掌控在手中,让她成为自己最听话的棋子。
正如贾环所料,秋爽斋发生的一切,如同一阵风,一夜之间吹遍了荣国府的每一个角落。
下人婆子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言语间对“环三爷”的称呼,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敬畏。
他们或许不懂诗词,更不懂什么“经世济民”,但他们看得懂眉高眼低。
三爷敢当着老爷的面作那等“杀气腾腾”的诗,最后不仅全身而退,还引得老爷去祠堂“夜话”,这本身就是一种天大的本事!
府里的风向,似乎要变了。
荣庆堂,贾母的上房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王夫人正用帕子按着眼角,对着贾母低声啜泣:“老太太,您是没听见那诗,‘我花开时百花杀’,这是何等的怨望!环哥儿这孩子,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心里竟藏着这般歹毒的心思。我不是容不下他,只是怕他带坏了宝玉,更怕他这股邪气,冲撞了府里的福气啊!”
贾母斜倚在榻上,手里捻着一串沉香佛珠,闭着眼睛,脸上看不出喜怒。
她听完了王夫人的哭诉,又听了旁边王熙凤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贾环如何“巧言令色”地顶撞贾政,许久才缓缓睁开眼。
“政儿怎么说?”
贾母的声音苍老而平稳。
王熙凤连忙道:“老爷……老爷当时也是气得不行,罚他跪了祠堂。只是后来,不知怎的,竟又一个人去了祠堂,和那小子说了半宿的话。出来时,脸色也瞧不出好坏。”
贾母转动佛珠的动作停了一下。
她何等精明,立刻就品出了其中的不寻常。
贾政的性子她最清楚,若真是厌恶到了极点,绝不会多费一句口舌。?第[?一(-看^2书£网¥ `?追£最]§新o?章¢#节{
肯去“夜话”,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一个庶子,翻不起什么浪来。”
贾母淡淡地说道,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宝玉是我的心肝,谁也越不过他去。只是,这府里也确实太安静了些,有些猫儿狗儿的,偶尔叫唤两声,也未必是坏事,正好可以提个醒,让那些个金尊玉贵的,也知道收敛收敛性子,别整日只知道胡闹。”
她这话,看似在说贾环,敲打的却是宝玉。
王夫人和王熙凤听了,心中都是一凛,不敢再多言。
贾母安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