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生意?”
李秀兰手里的新账本,像一块滚烫的烙铁,差点从她手中滑落。*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
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那语出惊人的公公,本能地压低了声音,几乎是用气音说道:“爸!这可使不得啊!现在外面抓得那么严,要是被人举报了,那可是要被抓去游街、送去劳改的!”
在这个年代,“生意”两个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等同于“犯罪”。
江建国看着她那副吓得脸都白了的模样,没有笑,只是将她拉到桌边坐下,然后,从自己贴身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份盖着鲜红钢印的“特供证”。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份文件,缓缓地,在李秀兰面前展开。
李秀兰不识多少字,但那最上方一行醒目的红头大字,和那个她从未见过、却充满了无上威严的国徽钢印,她却是认得的。
一股莫名的、让她几乎要停止呼吸的威压,从那张薄薄的纸上传来。
“这……这是……”
“从今天起,我江建国,是给西山疗养院的首长们,专供特种农副产品的‘国家专供员’。”
江建国的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力量,“我们不是投机倒把,我们是在执行‘特殊任务’。”
他指了指文件上的那行小字――“授予其在京郊地区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和‘产品运输’的便利”。
“看见了吗?”
他看着李秀兰,一字一顿地说道,“国家,准许我们‘研究’和‘运输’。至于我们在研究和运输的过程中,多出来那么一点‘边角料’,拿出来改善一下人民群众的生活,顺便也改善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就叫合情,合理,也……合法。”
李秀兰呆呆地看着那份文件,又看了看公公那双自信满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睛。
她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却又仿佛被一道惊雷,劈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她不懂什么叫“边角料”,也不懂什么叫“合情合理”,但她看懂了那个红色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钢印。-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
她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瞬间就落回了肚子里。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几乎让她晕眩的激动和安心。
“爸,我……我听您的!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第一次,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好。”
江建国满意地收回了文件,“那咱们就先从这第一笔‘生意’,做起。”
……
当天下午,江建国便开始了他的准备工作。
他没有选择去卖那些反季节的黄瓜和西红柿。
那太招摇,也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要做的,是一种看似普通,却又能将他空间食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小吃——凉皮。
制作凉皮的面浆,他没有用普通的井水,而是悄悄地,将灵泉空间里那清澈的泉水,兑了进去。
用灵泉水和出的面浆,蒸出来的凉皮,不仅颜色比普通的更加晶莹剔透,口感更是筋道、爽滑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而凉皮的“灵魂”——料汁,更是他一展身手的舞台。
蒜,是他用空间黑土种出来的,蒜香浓郁,辣而不燥。
醋和酱油,是他用从秦正源那里换来的钱,特意去一家老字号的铺子里买的头道醋和原浆酱油。
最关键的,是那画龙点睛的配菜——黄瓜丝。
那被灵泉滋养的黄瓜,切成细丝后,依旧翠绿欲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仿佛能将整个夏天的清爽都凝聚于此的香气。
李秀兰在一旁打着下手,她看着公公那娴熟利落的动作,闻着那让她口水直流的香气,心中充满了敬佩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
一辆破旧的、被江建国修整得焕然一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停在了院子中央。\3+叭?墈\书·蛧/ ^最¢芯?彰-结~哽\薪`筷,
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用木板钉成的简易货架。
货架上,一边是一个巨大的、用干净白布盖着的搪瓷盆,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凉皮;另一边,则放着几个装着料汁和黄瓜丝的瓶瓶罐罐,还有一个装钱用的铁皮盒子。
“秀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