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般的余味;她想起昨晚塞给小李的红包,想起自己拍着胸脯说"保你提副科"时,对方躲闪的眼神——那时他指甲抠进掌心的痛感,此刻又回来了,清晰如初。
此刻小李正缩在接待室门口,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红包,指缝里露出半截印着"违规"的红布,布料粗糙扎手,像罪证,也像烙铁。
"小张,让镜头扫扫这些资料。"肖锋转向举着手机的网红,后者立刻把直播画面切到电子屏,弹幕瞬间刷屏。
“原来真的合规!”“肖主任好稳!”观看量数字跳动着冲破两百万,周梅摸出手机,热搜榜上"青云镇文旅节"已经爬到第三,热评第一是"这才是基层干部该有的样子",指尖触到屏幕时微微发抖,仿佛电流穿过神经末梢。
日头移到中天时,小张带着网友逛完古村祠堂,又钻进农特产品展销区。
肖锋站在竹编的"青云米"展柜前,听着手机里传来的直播声:"看这个手工竹篮,是村里张奶奶编的,她儿子说......"竹篾的清香扑鼻而来,指尖轻抚篮沿,还能感受到老人手心的温度——那是一种粗糙却温暖的触感,像阳光晒透的老木头。
"肖主任。"苏绾不知何时站在他身边,手里端着碗桂花酒酿,热气氤氲,甜香裹着风钻进鼻腔,像小时候外婆熬的那一碗;碗沿微烫,熨帖掌心,连带整个手臂都暖了起来。"张奶奶说要谢谢你,上个月她的竹篮还堆在屋里,今天已经卖了三十多个。"
肖锋接过碗,温热的瓷壁熨帖掌心。
他想起第一次和苏绾在田埂散步时,她说“乡村振兴不是数据游戏,是让每个张奶奶都能笑”。
此刻张奶奶正坐在展柜后,缺了颗门牙的嘴咧得老大,笑纹里盛着比酒酿更浓的甜,阳光落在她眼角的褶子里,像撒了一把碎金;她粗糙的手掌拍了拍肖锋的手背,那一瞬间的触感,比任何奖状都真实。
闭幕式的烟花升上夜空时,周梅躲在祠堂的阴影里。
她看着肖锋和苏绾站在戏台中央,听苏绾说"将以青云为样本全省推广",听肖锋说"有你在,才有这片生机",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痛感真实得让她清醒。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白月光发来的消息:"你闹够了没有?"
夜风掀起苏绾的衣角,两人的影子在青石板上叠成一片,仿佛早已注定。
小吴抱着相机缩在老槐树下,看着他们走向田埂,忽然想起今早苏绾翻项目资料时,笔记本里掉出张照片——是肖锋在村民大会上记笔记的侧影,背面写着"像极了父亲当年"。
"他们应该在一起。"小吴轻声说,把照片重新夹回笔记本,指尖拂过相纸边缘,仿佛触到了某种温柔的宿命。
夜色渐深,文旅节的灯光一盏盏熄灭。
肖锋和苏绾走在田埂上,远处蛙鸣和风声混在一起,像首没写完的诗,带着泥土的湿润与稻穗的低语;脚边草叶擦过裤脚,凉意爬上脚踝,如同大地无声的祝福,温柔而坚定。
肖锋的手机突然震动。他摸出来看,屏幕上显示"组织部李科长"。
苏绾侧头:"谁的电话?"
"可能是明天的会。"肖锋按下关机键,把手机塞进裤兜,动作干脆利落。
月光落在他微扬的嘴角,"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田埂外的稻田翻着细浪,某片叶子上,露珠正悄悄凝结,凉意爬上脚踝,像大地无声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