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隐龙 > 白骨垒起的官道

白骨垒起的官道

从明朝建立起,官道建设就是稳固统治的关键操作。^2\8!墈+书?枉¨ .已`发?布^最/辛!蟑!結^这玩意就像帝国的大动脉,贯穿南北,负责传递政令、运输物资,是连接中央和地方的铁纽带。到了崇祯那会,国内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闹得欢,外面后金又在辽东虎视眈眈,边疆战事一触即发。这时候的官道,更是成了调兵运粮的战略要道,它通不通畅,直接关系到王朝的死活。

暮春的巴蜀大地,天空就像被一层灰黄滤镜糊住了,压抑得人喘不过气。干枯树枝在风中无力摇摆,几片枯黄树叶打着旋飘落,仿佛在给即将到来的灾难报丧。随着盖着朱砂大印的告示贴满城墙,官府强征民夫修官道的消息瞬间炸锅。张承业站在知府衙门长满青苔的高台阶上,看着街道上四处奔逃的百姓,眼里闪着贪婪之光。他摸着腰间崭新的鎏金令牌,这是上次超额收税的奖励,而这次的官道工程,在他眼里又是一次升职加薪的好机会——毕竟崇祯年间,朝廷对官员考核贼严格,完成皇差的情况直接影响仕途,只要官道按时修好,他的政绩本上又能狠狠添一笔。

崇祯朝沿用旧制,把黄册当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黄册是朝廷掌握民户基本信息的重要文件,每十年重编一次,详细记录民户的人口数量、田产规模和位置等关键信息,是国家征调赋役的基础。但时间一长,吏治腐败,各级官员为了私利,在黄册编造和管理过程中疯狂作弊。他们要么篡改人口数据逃避赋役,要么隐匿田产中饱私囊,导致黄册内容和民间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早就没法真实反映民生了。可即便如此,腐朽的朝廷还把这失真的黄册当宝贝,用来强征民夫,无数百姓因此掉进苦难深渊。“把黄册上适龄的青壮男子都给我抓来!一个都不许漏!”张承业对着衙役们大声咆哮,声音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回荡,惊飞几只在屋檐下躲着的乌鸦。衙役们像饿狼一样冲进大街小巷,照着泛黄又错误百出的黄册点名抓人,铁链哗啦声、百姓哭喊声和沉闷砸门声交织在一起。李老汉的儿子被铁链锁住时,他拼命扑上去阻拦,却被衙役一棍子打倒在地,口吐鲜血:“官爷,我儿子上个月才从鬼门关回来,他身子还没好啊!黄册上登记错啦!”“少废话!”衙役一脚踹在李老汉胸口,溅起地面尘土,“黄册上记的,怎么可能有错?抗命的,斩!”这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卷起路边枯叶,仿佛也在为这悲惨一幕默哀。·白!马_书¢院~ `庚_歆¨醉*哙.

剑门关下的官道工地,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毒辣太阳高悬天空,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地面热得能把鞋底烫化。上千民夫被赶着,在滚烫石板路上艰难前行,他们衣衫褴褛,脚上草鞋早磨破了,鲜血混着泥土,在石板路上留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脚印。路边野草早被踩烂,只剩干枯茎秆在风中摇晃。

采石场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日夜不停。民夫们拿着简陋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山壁上艰难干活。“嘿哟!嘿哟!”几个民夫喊着号子,合力撬动一块巨大石料。石头松动瞬间,碎石飞溅,一个年轻民夫躲避不及,额头被划出一道大口子,鲜血顿时模糊了双眼。他伸手胡乱抹了一把,却顾不上疼,又接着干那繁重的活儿。监工在一旁不耐烦地催促:“磨磨蹭蹭的!今天采不够石料,谁都别想吃饭!”

“老张,你这架势,等修完这官道,去给石狮子刻胡须都没问题!”一个皮肤黝黑的民夫喘着粗气,朝身旁正费力凿石头的老张喊道。

老张头也不抬,啐了口唾沫,笑道:“拉倒吧!等出去了,我就想抱着婆娘睡三天三夜,谁还碰这破石头!”众人听了,疲惫的脸上挤出几丝笑意。

路基铺设处,民夫们弓着腰,把黄土、石灰和沙子混合均匀,再用石夯反复压实。每次举起石夯都得使出浑身解数,放下时重重砸在地面,震得人双手发麻。“再加把劲!这一层不夯实,上头石板铺不稳!”年长的民夫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提醒同伴。可他们早就累得不行了,有些民夫连举起石夯的力气都没了,摇摇晃晃的,差点被石夯砸伤。

“老李,你夯地的样子,跟你婆娘捶你背一模一样!”有个民夫瞅见老李砸夯的滑稽模样,大声调侃。老李直起腰,作势要扔石夯:“龟儿子,等收工了看我不把你埋进这路基里!”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短暂驱散了些沉闷。*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

搬运石料的队伍中,粗麻绳深深勒进民夫们的肩膀,磨出一道道血痕。“一二!一二!”大家喊着口号,想让步伐整齐点,减轻点负担。但沉重石料压得他们几乎直不起腰,有的民夫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